叙述性商标合理使用之证伪——兼评我国新《商标法》第59条第1款
本文选题:叙述性商标 + 合理使用 ; 参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摘要】:商标使用是实现商标功能并彰显商标价值的根本途径,因此也是商标法领域的永恒课题。传统理论认为商标合理使用是商标使用的一种形式,具体分为叙述性使用和指示性使用两种。但实质上,叙述性使用并不是商标意义上的使用,也与传统合理使用的制度本质和运作机理不相符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理使用,因而应将其排除在合理使用范畴之外。如此,则有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商标合理使用制度,能更好地为法律实践服务。
[Abstract]:The use of trademark is the fundamental way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trademark and highlight the value of trademark, so it is also an eternal subject in the field of trademark law. The traditional theory holds that the rational use of trademark is a form of trademark use, which is divided into narrative use and indicative use. But in essence, narrative use is not the use of trademark, nor does it accord with the system essence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rational use. It is not a real rational use, so it should be excluded from the category of rational use. In this way, it will help to build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rademark use system and serve the legal practice better.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谐世界’理念下国际知识产权制度重构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8BFX08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胡滨斌;;论中国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建构[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李琛;名教与商标保护[J];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05期
3 杜颖;;指明商标权人的商标合理使用制度——以美国法为中心的比较分析[J];法学论坛;2008年05期
4 沈婷;;论商标合理使用[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5 王岚;;商标的合理使用及其判定[J];人民司法;2011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玲;;关于平行进口问题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冯晓青;;商标法第三次修改若干问题[J];中华商标;2007年04期
3 ;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中适用法律的几个问题[J];中华商标;2007年04期
4 高荣林;;商标领域合理使用的检讨与重构[J];中华商标;2011年02期
5 邢昊然;;商标合理使用基础问题的反思[J];中华商标;2011年06期
6 蔡立猛;;对商标合理使用判断标准的深思——兼评《商标法实施条例》第49条[J];中华商标;2012年01期
7 杜颖;;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保护论纲——兼评商标法第三次修订[J];法学家;2009年03期
8 杜颖;;地名商标的可注册性及其合理使用——从“百家湖”案谈起[J];法学;2007年11期
9 潘晓宁;;论我国商标权限制制度之构建[J];经营管理者;2010年04期
10 邓宏光;;商标圈地运动的法律规制[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潘晓宁;商标权限制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聪颖;论商标的符号表彰功能[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高荣林;知识产权与表达自由:冲突与契合之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戴彬;论商标权的取得与消灭[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5 肖声高;保护公共健康视角下的商标使用限制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6 高荣林;知识产权与表达自由:冲突与契合之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晖;论商标权利用尽及商品平行进口[J];中华商标;1999年02期
2 武敏;商标合理使用制度初探[J];中华商标;2002年07期
3 傅钢;商标的合理使用及其判断标准——从《商标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谈起[J];中华商标;2002年12期
4 杨红军;;欧美限制商标权利新动向[J];中华商标;2006年02期
5 熊英;吕少罕;;我国注册商标合理使用的立法完善[J];中华商标;2009年11期
6 蔡立猛;;对商标合理使用判断标准的深思——兼评《商标法实施条例》第49条[J];中华商标;2012年01期
7 熊敏琴;浅析商标权权利用尽原则[J];电子知识产权;2003年01期
8 邱进前;美国商标合理使用原则的最新发展:The Beach Boys一案评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05期
9 穆健;从一起商标侵权案析商标权的限制与平衡[J];法律适用;2003年06期
10 张今;论商标法上的权利限制[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谢新竹;[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玉为 ,张丽丽;适应入世要求加大商标保护力度[J];黑河科技;2002年04期
2 赵桂英;论述商标及其价值[J];价格月刊;2003年03期
3 赵毓坤;民国时期的商标立法与商标保护[J];历史档案;2003年03期
4 洪建国;第四届淮海经济区商标保护协作会召开[J];中华商标;2003年01期
5 卞耀武;商标立法与商标法制[J];中华商标;2003年03期
6 杨彬,黄海洋;商标的保护问题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王春艳;加强商标保护 防止国外抢注[J];经营与管理;2005年09期
8 蒋国艳;商标反向假冒的法律探讨[J];桂海论丛;2005年04期
9 陈涛;如何运用商标保护老字号[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5年11期
10 杨叶璇;;试论商标“窃权”行为及其惩治方法——兼议我国商标保护机制的改革[J];知识产权;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凯;;药品商标保护的最新进展[A];中国药学会医药知识产权研究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会议资料[C];2013年
2 瞿东亮;;如何运用商标保护战略防范商标侵权的风险和提高维权的力度[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3 孔德丽;;关于闲置商标的几点看法[A];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会刊暨2001年度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汇编[C];2003年
4 蔡叶菁;;商标共存问题研究——原理、比较与建构[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5 刘佳婕;;论在先使用商标的保护[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四部分[C];2013年
6 路洋;;试论商标的显著性特征[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7 刘远山;夏余杨;;论我国商标侵权及其民事和行政法律制裁[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1辑)[C];2007年
8 姜斐斐;;论商标的淡化及其法律规制[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9 赵立春;;巧选商品项目,合理保护商标[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第二部分)[C];2014年
10 李静冰;;缺乏内在显著性的著名商标是否受反淡化法的保护——2002年国际商标协会第124届年会模拟法庭辩论综述[A];入世后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实务研讨会暨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祚;15%内地知名商标境外遭抢注[N];广州日报;2004年
2 ;港澳台频频抢注内地商标[N];经理日报;2004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苏磊;南充名校商标资源亟待开发[N];南充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北方十一省市商标办案协作会在并举行[N];山西日报;2003年
5 见习记者 胡晓伟;你的商标你作主了吗?[N];天津日报;2005年
6 文雪梅;中国企业商标保护迫在眉睫[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7 记者 蒋鑫富 通讯员 王伟民;绍兴筑起商标“保护墙”[N];浙江日报;2004年
8 章韧;怪味楼主的商标大亨梦[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年
9 李戈修;商标更需全面保护[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年
10 肖崇;保护商标也要更新观念[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武;商标反淡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叶强;我国商标侵权治理的制度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黄晖;商标权利范围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徐聪颖;论商标的符号表彰功能[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魏森;论商标的淡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金YТ,
本文编号:1808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808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