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社会保障性物权立法的价值取向及改革走向

发布时间:2018-05-15 09:30

  本文选题:社会保障性物权 + 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 ; 参考:《理论与改革》2015年05期


【摘要】: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还不能与城市社会保障水平达到一致,所以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基本立足点是农地上承载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利益。我国的农地物权制度具有鲜明的特征,那就是社会保障属性,尤其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我国农地物权立法的价值取向是平等、安全而非效率,表现在土地立法上就是重视土地的社会保障作用。社会保障性物权的制度安排中充满了矛盾,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的财产属性和社会保障属性的冲突。化解社会保障性物权中的内部冲突途径唯有"以完善社会保障推进物权化和以物权化促进社会保障"。
[Abstract]:Because the rural social security in our country can not reach the same level as the urban social security at present, the basic foothold of the rural land system reform in our country is that the rural land carries the farmers' social security interests. The real right system of farmland in our country has th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 that is, the social security attribute, especially the land contract management right and the homestead right.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legislation of farmland real right in our country is equality, security rather than efficiency, which shows that the legislation of land is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ocial security function of land. The system arrangement of social security property right is full of contradictions, among which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property attribute of land and social security property. The only way to resolve the internal conflict in the real right of social security is to perfect the social security to promote the real right and the real right to promote the social security.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补偿的法律机制研究》(15BFX1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2012CXTD007)
【分类号】:D9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国臻;;论美国的土地发展权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评论;2007年03期

2 韩松;;农地社保功能与农村社保制度的配套建设[J];法学;2010年06期

3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周其仁;;还权赋能——成都土地制度改革探索的调查研究[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4 黄祖辉,汪晖;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与土地发展权补偿[J];经济研究;2002年05期

5 祝之舟;;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程序的重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吕军书;冯琳;;保障与效率价值框架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探析[J];农业经济;2011年08期

7 郑功成;;当代社会保障发展的历史观与全球视野[J];经济学动态;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桂梅;;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农民博弈的根源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2 刘雯波;;我国土地发展权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3 方文;;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及收益分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4 魏峰;郑义;刘孚文;;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配置机制研究——以重庆地票制度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8期

5 张建文;;征收中土地增值利益的公平分享问题[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09年00期

6 吕群蓉;;“小产权房”问题解决的法律分析[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09年00期

7 林丹;;我国征地补偿问题研究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刘明明;;土地发展权研究述评[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罗瑞芳;;我国空间权制度的反思与发展[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2期

10 杜伟;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J];财经科学;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子明;;中国土地发展权与征地效率的超边际分析——基于法经济学方法论创新的角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魏建;张广辉;;城市房屋的“拆迁”与“征收”:“责任规则”到“产权规则”[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叶艳妹;孙帅;;征地补偿标准差异性研究——基于黑龙江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实证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晓霞;;基于乡村规划转型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个案研究——以乡域政治研究《小镇喧嚣》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赵晓霞;杨宇振;;基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乡村规划初步研究——以乡域政治研究《小镇喧嚣》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明明;卢群群;;土地立法新探——以土地发展权为视角[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7 孙友祥;王君君;;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经济学思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袁兰;刘序;胡月明;;浅析经济快速发展下的耕地保护[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焦为玲;;浅谈耕地保护中的农地发展权问题[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洪辉;杨庆媛;;主体功能区农地发展权转移与耕地保护初探[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芳;冲突与平衡:土地征收中的权力与权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祥琪;我国征地补偿机制及其完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林丹;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征地补偿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江梅;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勋华;水电工程移民权益保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巍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增值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张丽;农地城市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邵挺;二元土地市场、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结构体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王淑华;城乡建设用地流转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王心良;基于农民满意度的征地补偿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平平;农地城市流转的交易成本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郭煌;我国土地发展权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国庆;土地征收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赵艳波;黑龙江省土地征收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刘佳;落后产能的成因研究——土地分成合约的视角[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世杰;焦作市农地流转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高素清;我国农村征地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毛娜;征地对农户生活水平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盛妍;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平;宋娇;潘强;;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法律现状·缺陷及对策——以农民权益保护为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2 白呈明;走出农地所有权困境的现实选择[J];当代法学;2002年09期

3 陈泉生;论土地征用之补偿[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5期

4 祝之舟;;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形成和发展[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靳红梅;;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年05期

6 朱晔;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反思[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7 陈耀东,张志坡;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之法律反思[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安乾;李小建;吕可文;;中国城市建成区扩张的空间格局及效率分析(1990—2009)[J];经济地理;2012年06期

9 陈美球;邓爱珍;林建平;;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地整理[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林睿杰;袁锦秀;;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之法律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共新沂市委书记 赵立群;[N];新华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笑侠;程序的法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刘迪平;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长效供给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翔;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性支出对消费水平影响比较研究——基于15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3年02期

2 ;住房30年楼市名词[J];江淮;2009年08期

3 王宏新;张健铭;;经济适用房“内循环”制度——住房政策社会保障性的回归[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洪新;;医院文化建设之我见[A];中国企业医院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厦门市社会保障性商品房配售管理办法(试行)[N];厦门日报;2006年

2 卢维伟;保障性商品房轮候顺序明日确定[N];厦门日报;2007年

3 吴晓菁;弄虚作假者五年内不得再申请[N];厦门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陈运军;申请保障性住房须具备三大条件[N];厦门日报;2006年

5 记者 吴晓菁;鼓励选岛外房源[N];厦门日报;2008年

6 吴晓菁;294户率先入住社会保障性租赁房[N];厦门日报;2007年

7 厦门大学财政系 唐文倩;拾遗补阙,建立分层次多元化保障性住房体系[N];中国税务报;2009年

8 吴晓菁;保障房将覆盖五成低中收入人群[N];厦门日报;2007年

9 王国萍邋陈光平 黄坚;最低收入家庭:住新房只掏10%租金[N];中国税务报;2007年

10 吴晓菁;我市启动保障房退出机制[N];厦门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光红;社会保障性商品住房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殷亦乐;我国社会保障性商品住房开发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葛俊;社会保障性公共服务外包实践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91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891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1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