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规制商标“抢注”与“囤积”的制度检讨与改造

发布时间:2018-08-12 07:40
【摘要】:商标注册体制依然是当今世界主流的商标取得体制,也是我国自近代商标法起源时起一贯坚持的体制,我国市场主体已经普遍形成了注册取得商标权的观念。尽管注册体制具有商标"抢注"与"囤积"的积弊,但不应轻易否定该体制,而应在针对该弊端进行改造的前提下予以坚守。我国《商标法》经过2013年的修订,已经形成遏制商标"抢注"与"囤积"行为的制度体系,但商标"抢注"和"囤积"现象依然具有得以存在的制度空间。为此,应坚持以初步审定公告为公示基础的可归责性原则和拟制权利不可转让原则对相应的制度体系予以改造,即废弃先申请原则,增设未使用的注册商标禁止转让和公示前的使用人不承担停止侵权责任的制度,从而封堵商标"抢注"和"囤积"行为的利益通道,根除商标"抢注"与"囤积"现象。
[Abstract]:The trademark registration system is still the mainstream trademark acquisition system in the world. It is also the system that our country has consistently adhered to since the origin of modern trademark law. The concept of registration and acquisition of trademark rights has been generally formed in the market subject of our country. Although the registration system has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emark "grabbing" and "hoarding", it should not be easily denied, but should be firmly adhered to on the premise of reforming the malpractice. The Trademark Law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revised in 2013, and has formed a system to curb the behavior of trademark "grabbing" and "hoarding", but the phenomenon of trademark "preemption" and "hoarding" still has the institutional space to exist. Therefore,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imputability and the principle of non-transferability of fictitious right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public announcement of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to reform the corresponding system, that is, to abandon the principle of first appli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system in which unused registered trademarks are prohibited from being transferred and published, so as to block the benefit channels of trademark "preemption" and "hoarding", and to eradicate the phenomenon of trademark "preemption" and "hoarding".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法学院法治湖南与区域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BFX14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代理组织在商标事业中的重要作用[J];中华商标;2003年03期

2 杨勇胜;商标的显著性与反淡化保护[J];企业经济;2004年06期

3 吴新华;;试论和谐商标秩序的构建[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1年04期

4 刘晓媛;;“大鳄”之争启示——如何规避商标纠纷[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7期

5 马翔;;律师商标业务研究报告(三)[J];中国律师;2011年12期

6 ;商标[J];电子知识产权;2012年07期

7 刘瑞旗;;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推进经济发展[J];中华商标;2012年10期

8 吕阳阳;;浅析商标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年02期

9 陈耀东;试论商标的“反向假冒”[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左梦魁;商标作证[J];中华商标;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宏雷;;从云南沱茶商标争议论拼音商标的利弊[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华商标协会商标代理分会副会长、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首席合伙人 白刚;赋予商标更多的生命力[N];中国工商报;2012年

2 彭为红;湖北认定著名商标新规定施行[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3 车文秋;玉溪保护知名商标[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4 沈军斌;对商标侵权 要区分“恶意”和“过失”[N];消费日报;2009年

5 郑英;全市商标注册量翻番[N];江阴日报;2012年

6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傅自应;深入实施商标战略 加快建设品牌强省[N];新华日报;2012年

7 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党委第十五党支部 段磊;加强机构合作 推动商标事业良性发展[N];中国工商报;2012年

8 金春阳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围绕商标培育自主品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撰稿 吴宏;向商标兴企、商标富农、商标强市阔步迈进[N];沈阳日报;2012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杨柳 白鸥 整理;评点2012年典型商标案例[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娟;石家庄市商标战略实施现状及完善对策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王晓凤;我国汽车行业商标战略及其实施措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琳钧;企业商标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4 刘云;商标许可增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5 宋薇;商标授权使用过程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6 赵冠华;论我国商标确权机制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3年

7 林琳;企业商标战略实施的法律思考[D];西北大学;2012年

8 靳箴言;商品名称与商标权保护[D];黑龙江大学;2014年

9 唐平;对中国企业商标战略的法律思考[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戴一帆;公司并购中的若干知识产权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78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178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d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