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从控制角度看信息网络传播权定义的是与非

发布时间:2018-10-17 22:38
【摘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核心是通过信息网络的交互式传播,即控制要素,其与提供行为的提供要素、获得传播结果的结果要素,共同形成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三要素"。狭义地认定直接上传作品至向公众开放的服务器是唯一的提供方式,否定其他形式的间接提供方式,将导致我国在执行WCT国际公约时,走向狭义的向公众传播权,违背了WCT增加保护权利人在信息技术时代应当获得作品专有权利保护的公约本意。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主张必须是在域名控制下的可控制的传播行为,即向公众提供作品的控制范围是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的域名,向公众提供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对象是访问该网站的特定公众。由于无法认定未经许可的深度链接、盗链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只能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用其他变通的办法试图规制上述行为。
[Abstract]:The core of inform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right is the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through information network, that is, controlling elements, providing elements with providing behavior, obtaining the result elements of communication result, and forming the "three elements" of inform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right together. In a narrow sense, it is believed that uploading works directly to the server open to the public is the only way to provide, and negating other forms of indirect provision will lead to the narrow dissemination right to the public when our country implements the WCT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Contrary to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WCT to increase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holders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ra should obtain the exclusive right protection of works. The claim of inform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right must be controlled communication behavior under domain name control, that is to say, the scope of control of offering works to the public is domain name authorized by inform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right. The object of providing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is the specific public who visits the website. Because it is impossible to identify the unauthorized deep link,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dissemination behavior of the chain theft can only be regulated by other alternative methods under the existing legal framework.
【作者单位】: 上海市文化执法总队网络(版权)执法处;
【分类号】:D92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满达;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实证力作——乔生《信息网络传播权研究》评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3期

2 赵虎;许定国;;湖北省政府系统建立信息网络[J];秘书之友;1985年02期

3 姚社成,尤春松;强化工会信息网络运行机制的思考[J];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4 陆群;信息需要管理 网络呼唤法律[J];电脑爱好者;1996年12期

5 汪全胜;试论信息网络对当代中国立法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01年05期

6 杨盛彪 ,江美云;试论防范信息网络犯罪的对策[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7 孙寿山;信息网络与现代市场经济[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02期

8 梁永贤;加快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建设[J];发展论坛;2002年06期

9 杨晋第 ,迟月霞;公安信息网络冷思考[J];人民公安;2002年01期

10 袁宏伟;;信息网络的社会问题[J];理论参考;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爱明;;信息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干预措施[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刘德祥;;信息网络效能评估与实现[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第7卷)——'2005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5年

3 杜志秀;王宇;卢昱;;信息网络的安全控制过程[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孙培国;吴昭利;樊昕;;政府支持下的科技信息网络运行机制研究[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5 饶培伦;潘玉华;;视障使用者信息网络之用户介面设计[A];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刘伟;张胜;杨帅;;军事信息网络的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研究[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陈春祥;;信息网络的安全问题及其对策[A];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汪旭东;李庆;;浅议石油行业内部信息网络的安全建设[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2年

9 袁兴国;;信息网络的威胁及脆弱性[A];第十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季诺;;“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的法律思考[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晓曲 陈建栋;信息网络:发展与管理必须并重[N];光明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张娜;信息网络产业亟须政策支持[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姚春鸽;力推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N];人民邮电;2012年

4 李祥辉 丁光照;用好信息网络这把“双刃剑”[N];解放军报;2014年

5 闫立君;信息网络与知识网络[N];中国国防报;2000年

6 张铁网;加快建设我区“第四大通道”:信息网络体系[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7 李永生;中国农村信息网络工程启动[N];农民日报;2007年

8 王瑞琴;运用信息网络促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N];太行日报;2010年

9 孙默静 张瑞 苏静静;实现计生信息网络三级联网[N];温州日报;2010年

10 ;加强对信息网络的服务和管理[N];人民政协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曾祥正;信息网络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王健;信息网络的三个共性特征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黄发良;Web信息网络社区挖掘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洪波;INTERNET中的信息网络提取分析及Rank相关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恒飞;利用信息网络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行为刑法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2 阳强强;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判定[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席苏星;突发事件中的政府信息网络公开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翔宇;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侵权认定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5 李王蓓;云计算时代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及侵权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6 任晓蓉;三网融合背景下H省广电信息网络集团发展战略选择[D];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

7 陈峰;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刑法保护[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刘雪娇;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民法保护[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9 刘杨杨;信息网络中流问题的灵敏度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10 宁拥敏;论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承担[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78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278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d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