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冒名顶替上大学侵权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06 19:04
【摘要】:教育是关乎公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公民达到自我发展的目标。教育也是一个国家的支撑,也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力量源泉。我国教育事业近年来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因为地域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教育机会不均等,不同类型和不同教育阶段资源分歧明显扩大,正是因此公民的受教育权遭受他人侵犯的事件也变多。近年来,冒名顶替上大学案件被媒体广泛报道,但救济方式不足以弥补被侵权人的损失,救济方式单一、缺失,使得法律制度上面临着深刻的考验。构建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法律保护机制,既保护公民自己的合法权益又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第一部分:从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角度分析冒名顶替上大学的的各项要件,来进一步分析冒名顶替上大学是如何符合侵权责任的。第二部分:对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客体进行准确的定位,通过对姓名权、受教育权以及身份权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再对接下来责任承担有法律上的准确应对。第三部分:对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侵权责任主体进行分析,切实落实到各侵权责任主体,明确各个责任人责任大小。第四部分:对此类冒名顶替上大学侵权案件进行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物质损害问题应该如何赔偿、赔偿多少进行分析和研究;而对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则讨论侵犯姓名权、身份权、受教育权是否要精神损失赔偿,以及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多少是合理范围。
[Abstract]:Education is a matter of vital interest to citizens, and it is also a goal for citizens to achieve self-development. Education is also the support of a country, but also the source of national prosperity.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ducational undertakings have made leaps and bounds. However, due to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un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the differences in resources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and stages of education have obviously expanded. It is as a result that citizens' right to education is violated by others. In recent years, the case of impersonating university has been widely reported by the media, but the relief method is not enough to make up for the loss of the infringer, the relief method is single and missing, which makes the legal system face a profound test. Constructing the legal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impersonating the university can not only protect the citizens'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but also promote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ducation. The first part: from the angle of the constitutive requirements of tort li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lements of impersonating the university, and further analyzes how the impostor to attend the university accords with the tort liability. The second part: the object of impersonating the university carries on the accurate localization, through carries on the thorough analysis and the discussion to the name right, the education right and the identity right question, then bears the legal accurate response to the following responsibility. The third par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ubject of tort liability of impersonating the university, practically implements to the subject of tort liability, and clarifies the liability of each responsible person. The fourth part: this kind of impostor to go to the university tort case carries on the material and the spiritual damage compensation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to the material damage question how should compensate, the compensation amount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As for the compensation for mental damage, it is discussed whether the right to a name, the right to identity, the right to education should be compensated for mental loss, and 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 for mental damage is reasonable.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国华;刍议精神损害赔偿[J];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03期

2 关今华,许文山;“简单式”和“复杂式”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评定原则与方法[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0年05期

3 石先钰;精神损害赔偿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法学杂志;2000年04期

4 张晓夫;试论精神损害赔偿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朱大强;不支持过高额精神损害赔偿[J];公安月刊;2000年11期

6 张立锋;精神损害赔偿浅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7 项雪平;略论精神损害赔偿立法[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8 孙惠民;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司法实务中的几个倾向及对策[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年05期

9 王希;论精神损害赔偿[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0 陈凯;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嘉亮;;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浅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高文英;;国家赔偿制度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建立和完善[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小红;;再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4 高建明;;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量化模式研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卫江;;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论[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6 郑伟;;浅述精神损害赔偿[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7 张宏星;梁根科;;浅谈精神损害赔偿[A];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倪永飞;王暾;;试论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残疾者和死者精神损害赔偿的确定[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卢腊根;;完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立法建议[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建林;伍玉联;杨孝平;;论类型理论下国家精神损害赔偿标准的构建——以H省102份案例为样本的实证分析[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下册)[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锋;我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上海市中和律师事务所 姜志明律师;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N];解放日报;2000年

3 张立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之补充[N];江苏法制报;2005年

4 孔园园;事故导致流产可否提出精神损害赔偿[N];江苏法制报;2014年

5 戴佳兵 李健鹏;精神损害赔偿:审判先行立法滞后[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刘晓霞;精神损害赔偿[N];河北日报;2000年

7 刘仁文;论人身伤亡的精神损害赔偿[N];检察日报;2000年

8 樊明 朱朝阳;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N];江苏法制报;2005年

9 王远山;浅议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数额[N];江苏经济报;2005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新宝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 王增勤;精神损害赔偿的几个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焦q;精神损害赔偿的法理依据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3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丽芳;论精神损害赔偿[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赵钰;违约与精神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车丽;论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陈东;论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D];贵州大学;2007年

5 葛维强;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之构想[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李炳涛;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探析[D];烟台大学;2009年

7 张红君;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陆婧;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肯定及其限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娇;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合理性及制度构建[D];郑州大学;2010年

10 王莘雅;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66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366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c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