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侵权补充责任的诉讼形态

发布时间:2019-03-20 08:23
【摘要】:在侵权补充责任诉讼中,若直接责任人可以确定,赔偿权利人可以仅起诉直接责任人,也可以一并起诉直接责任人与补充责任人,但不能仅起诉补充责任人。若赔偿权利人仅起诉直接责任人或补充责任人,法院不得依职权追加补充责任人或直接责任人。若赔偿权利人先后或一并起诉直接责任人与补充责任人,直接责任人主张的抗辩应及于补充责任人,而补充责任人主张的抗辩不及于直接责任人。在直接责任人无法确定或有证据证明直接责任人无赔偿能力的情况下,赔偿权利人可以突破侵权补充责任的顺位设计,直接要求补充责任人承担责任,但直接责任人下落不明的,不构成直接诉请补充责任人承担责任的条件。
[Abstract]:In the litigation of supplementary liability for tort, if the person directly responsible can be determined, the obligee of the right to compensation can only prosecute the person who is directly responsible, or the person directly responsible for the infringement and the person responsible for supplementary liability, but not just the person who is directly responsible for the infringement. If the obligee only indicts the directly responsible person or the supplementary responsible person, the court may not add the supplementary responsible person or the direct responsible person ex officio. If the obligee indicts the direct liability person and the supplementary liability person successively or simultaneously, the defense claimed by the direct liability person should be equal to the supplementary responsibility person, but the defense claimed by the supplementary responsibility person should be less than that of the directly responsible person. In the case that the direct responsible person cannot determine or have evidence to prove that the direct responsible person has no compensability, the obligee of the right to compensation may break through the sequential design of the supplementary liability for infringement and directly require the supplementary responsible person to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However, if the whereabouts of the directly responsible person are unknown, it does not constitute a condition for the direct appeal to supplement the responsible person to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安;;侵权补充责任类型的反思与重定[J];政治与法律;2012年02期

2 蔡宏伟;;试析侵权补充责任[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杨立新;论侵权责任的补充责任[J];法律适用;2003年06期

4 刘雅静;;经营者的补充责任[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宣tD;;论民法理论中补充责任的适用[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焦艳红;;论侵权补充责任的性质——从效力比较的角度观察[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王国春;;民事补充责任有关问题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韩晓磊;;学校侵权补充责任之反思[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9 焦艳红;;我国侵权补充责任规则之漏洞分析与完善[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10 杨连专;;论侵权补充责任中的几个问题[J];法学杂志;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景良;黄砚丽;;关于侵权补充责任形态的若干思考[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2 张营营;;缘何为他人行为买单——第三人侵权学校补充责任的法经济学解读[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代贞奎;补充责任裁判的执行[N];人民法院报;2007年

2 河南省新野县人民法院 薛红喜 魏少勇;侵权补充责任适用探析[N];人民法院报;2009年

3 沈双祥;执行补充责任案件的思考[N];经理日报;2007年

4 朱生东 李怀林;浅谈补充责任案件的执行[N];江苏经济报;2006年

5 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中强 李哲 余耀华;车主应在交强险限额内承担补充责任[N];人民法院报;2012年

6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王磊;游客丢失押金收据旅行社有责任吗?[N];中国旅游报;2014年

7 雷爱红邋孙永华;宾馆“不作为”该付的代价[N];江苏经济报;2007年

8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张大为;实际施工人向发包人主张权利的尺度[N];人民法院报;2013年

9 ;世界杯能否踢“火”代驾服务业[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洁;民法上的补充责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2 阴文婷;补充责任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李琦;侵权补充责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董帆;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的补充责任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宋茜;补充责任制度研析[D];郑州大学;2012年

6 韩蓉;侵权补充责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馨云;学校侵权补充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田迪歌;侵权补充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9 黄一灵;侵权法上补充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10 何鹰;论补充责任的废除[D];广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44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444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1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