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所有权与时效制度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11-04 16:34
【摘要】:取得时效和诉讼时效都可以调整占有和所有的分离。取得时效将占有直接转化为所有,诉讼时效通过限制返还原物请求权,间接影响所有和占有的分离。对于返还原物请求权应受诉讼时效限制的肯定说,其价值正当性仍存在澄清的必要。在立法技术层次,由于诉讼时效不能解决时效届满后物权利益的归属问题,诉讼时效不适合调整占有和所有的分离。"搭桥模式"将取得时效的法律效果嫁接在诉讼时效的构成要件上,可弥补单纯诉讼时效进路的不足。"搭桥模式"或传统的取得时效模式都可减少或消除所有和占有的分离、彻底解决时效届满后物权利益的再分配问题。至于最终选择何者,则取决于立法者的偏好。"搭桥模式"重点规制原所有权人的不作为,取得时效模式侧重考察占有质量。"搭桥模式"可以在一定期间内完全消除所有和占有的分离。传统的取得时效,尤其是时间段善意取得时效,其目标不在于完全消除而在于部分地减少占有和所有的分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义虎;取得时效制度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2 张义华;论取得时效制度的价值与体例[J];中州学刊;2004年03期

3 赵转;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孙志萍;应当建立取得时效制度[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冯忠明;取得时效制度问题探讨[J];法学杂志;2005年04期

6 冯桂艳;;取得时效制度研究[J];求实;2006年S1期

7 郭长星;;论取得时效[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年04期

8 苗绘;;取得时效制度在我国的设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樊光裕;;取得时效制度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7年04期

10 贾t,

本文编号:2555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555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7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