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动产用益物权制度之构建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3.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文献综述
1.我国动产用益物权的研究现状
2.国外动产用益物权的研究现状
3.文献综述
(二)研究课题的科学依据及意义
(三)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3.创新之处
一、动产用益物权概述
(一)动产用益物权的基本含义
(二)动产用益物权的特征
1.具备物权基本特征
2.客体须为动产
3.须具备占有、使用和收益三项权能
(三)对动产用益物权的质疑
1.必要性的质疑
2.可行性的质疑
(四)对必要性、可行性质疑的回应与思考
二、动产用益物权设定之必要性分析
(一)完善所有物保护制度的需要
1.动产和不动产区分的需要
2.构建不同的物权保护制度的需要
3.动产利用关系受保护的需要
(二)完善物权变动公示制度的需要
(三)物权法定原则诠释及其演化的需要
(四)动产用益物权设立必要性的思考
三、构建动产用益物权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一)国外动产用益物权的经验
1.古罗马法
2.大陆法系
(二)我国用益物权的演进
1.我国法律给出了部分规定
2.国内学术界形成了基本论断
(三)动产用益物权创建可行性的思考
四、动产用益物权具体制度的构建
(一)动产用益物权的构建思路-物权二元结构论
1.二元结构理论概述
2.物权二元结构的优越性
(二)动产用益物权制度构建的原则
1.物权法定不限于物权法
2.物权法定意指权利法定
3.物权法定应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
(三)动产用益物权制度构建的模式
1.立法形式由民事特别法切入
2.逐步放宽客体适用范围
(四)动产用益物权公示制度的构建
1.采取占有公示方式
2.采取登记公示方法
3.采取标记化公示方法
(五)权利流转制度的构建
1.动产用益物权标的物为国家所有的变更
2.动产用益物权标的物为非国家所有的变更
(六)善意取得制度的构建
五、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硕娅;;企业动产抵押登记管辖的法律适用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12期
2 郑子涵;;动产抵押公示对抗力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8年03期
3 朱军;马捷;严长德;;动产担保统一登记制度建设路径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地区为例[J];金融纵横;2017年12期
4 陈怡如;;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研究[J];当代经济;2018年04期
5 刘晓惠;;探析动产让与担保制度——以动产抵押为视角[J];知与行;2018年02期
6 张朋竹;;浅议动产抵押制度缺陷及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8年09期
7 李雨石;;怎样办理动产抵押登记[J];光彩;2018年07期
8 慕大海;;论市场经济下动产抵押权客体范围[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9 刘奕琳;;动产抵押问题的探讨[J];法制博览;2016年18期
10 张献忠;;动产抵押权的设定及其公示效力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珏;动产抵押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董学立;美国动产担保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鄢梦萱;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王冬梅;论动产抵押[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启宁;论我国动产用益物权制度之构建[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2 戴金坤;动产抵押公示制度反思[D];华侨大学;2017年
3 沈一;未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动产抵押物的法律适用[D];浙江大学;2018年
4 刘梦洁;我国动产抵押物转让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8年
5 申雪琼;韩国动产担保制度研究[D];延边大学;2018年
6 张金娜;动产动态质押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7 黄华刚;论我国动产担保物权制度的完善[D];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8 陈小丽;扩大动产权属登记范围的必要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9 陈雯婷;意定动产担保适用范围探析[D];苏州大学;2017年
10 张婷;论动产抵押物的范围[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63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63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