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人工智能新闻著作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21-02-04 14:38
  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衍生出"人工智能+新闻"的新型智能新闻文化产品,人工智能新闻行业随之崛起,但智能新闻作品的性质争议为其著作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埋下隐患。法律应该从创作过程和独创性角度细化智能新闻作品的认定标准,进一步明晰著作权侵权类型,确定责任承担方式。同时,要规制信息网络传播中的算法歧视,引入红旗规则,强化平台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最后,要严格智能技术审核标准,完善相关法律规制和提升新媒体职业者的伦理观和法治观,保障智能新闻行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武陵学刊. 2020,45(0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争议与定位:智能新闻的性质界定与主体资格认定
    (一)智能新闻作品的性质界定
    (二)智能新闻主体资格的认定
二、冲突与协调:智能新闻的著作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问题
    (一)智能新闻的著作权侵权及责任承担
    (二)智能新闻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及保护
三、智能新闻“作品”保护制度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治与自治:疫情拷问下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与出路[J]. 齐伟,刘明宇.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0(04)
[2]传播侵权类型化及其立法体例研究[J]. 罗斌.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9(07)
[3]关于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伦理与法规的思考[J]. 许向东.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24)
[4]智能新闻:伦理风险·伦理主体·伦理原则[J]. 杨保军,杜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5]视频聚合盗链行为法律性质的再探讨[J]. 孙那.  法学论坛. 2018(05)
[6]“新闻是什么”——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模式演变与新闻学教育之思[J]. 徐来,黃煜.  全球传媒学刊. 2017(04)
[7]著作权法视角下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J]. 罗祥,张国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06)
[8]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法保护初探[J]. 刘影.  知识产权. 2017(09)
[9]人工智能有限法律人格审视[J]. 袁曾.  东方法学. 2017(05)
[10]人工智能时代的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制[J]. 吴汉东.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本文编号:3018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018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c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