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恶意串通的功能定位与规范释义

发布时间:2021-04-12 05:25
  为解决恶意串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适用范围模糊、认定标准不一的功能失焦问题,学说提出了废除论、吸收论以及严格限缩论三种思路。这三种路径本质上都是对恶意串通制度功能范围的不当定位,与法律解释方法的次序性要求相悖,也不符合司法实际。民法典视野下的恶意串通应当回归应有的制度功能。适用范围上,限定为恶意串通进行无权处分、恶意串通进行无权代理、以虚伪表示实施恶意串通以及为逃避债务进行恶意串通几种情形。对于后两种情形,应当赋予当事人自由选择权。体系定位上,恶意串通制度不属于公序良俗的下位概念,在《民法典》体系内应当解释为一种独立的特殊无效事由。《民法典》第154条是对《民法通则》中恶意串通制度的沿袭与发展,恶意串通的主体涵盖双方当事人以及一方当事人与相关第三人两种情形;该制度的法律后果包括绝对无效和相对无效。 

【文章来源】:中国应用法学. 2020,(05)

【文章页数】:18 页

【部分图文】:

恶意串通的功能定位与规范释义


恶意串通制度的案型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恶意串通行为无效规定的体系地位与规范构造[J]. 朱广新.  法学. 2018(07)
[2]新桃换旧符:民法总则上的恶意串通行为无效规范[J]. 李宇.  学术月刊. 2017(12)
[3]法律行为无效原因之规范适用[J]. 李永军.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7(06)
[4]民法典总则意思表示瑕疵的体系构造——兼评《民法总则》相关规定[J]. 冉克平.  当代法学. 2017(05)
[5]恶意串通法律规范的合理性[J]. 张平华.  中国法学. 2017(04)
[6]“恶意串通”与“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在民法典总则中的构造--兼评《民法总则》之规定[J]. 冉克平.  现代法学. 2017(04)
[7]《民法总则》无权代理法律责任体系研究[J]. 迟颖.  清华法学. 2017(03)
[8]论恶意串通[J]. 茅少伟.  中外法学. 2017 (01)
[9]公序良俗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的区分[J]. 于飞.  中国社会科学. 2015(11)
[10]《瑞士嘉吉国际公司诉福建金石制油有限公司等确认合同无效纠纷案》的理解与参照——恶意串通逃债的行为无效[J]. 吴光侠,高晓力.  人民司法. 2015(18)



本文编号:3132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132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6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