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利他合同制度评析与解释进路
发布时间:2021-06-09 16:11
《民法典》第522条利他合同条款应受科学性与合理性检视。利他合同不是有名合同,其适用范围及于所有债之类型,故利他合同条款应置于合同编通则部分。不真正利他合同本质属性是指示交付,属于物权法调整,在我国已确认"债物二分"的民法典体系中不宜将其规定在债法中,故该条应仅规定真正利他合同。该条所规定的第三人权利取得方式为推定取得说,这体现了《民法典》的赋权品格并符合了我国民间习惯,该说消弭了"接受说"法律负担之弊端以及"自动取得说"对交易稳定的潜在威胁。第三人拒绝权利的,若不违反合同目的或法律规定,由债权人享有合同权利,若违反合同目的或法律规定的,则合同无效。
【文章来源】:东南学术.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法典》利他合同条款之体系定位评析
二、民法典利他合同之性质———应为真正利他合同
三、利他合同中第三人权利取得模式之评析
(一)接受说立法例及其评述
(二)自动取得说立法例及其评述
(三)我国推定取得说合理性与科学性
四、我国《民法典》中利他合同的解释进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孝道理念与民法典编纂[J]. 朱晓峰.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01)
[2]道家与谦逊[J]. 曹峰,柳悦. 河南社会科学. 2017(12)
[3]民法分则合同编立法研究[J]. 王利明. 中国法学. 2017(02)
[4]“凝聚最大共识,让民法典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张德江委员长推动民法总则立法工作纪实[J]. 张维炜. 中国人大. 2017(07)
[5]民法典编纂中的立法语言规范化[J]. 朱涛. 中国法学. 2017(01)
[6]债法总则的功能演变——从共同规范到体系整合[J]. 陆青. 当代法学. 2014(04)
[7]我国遗赠制度的不足与立法完善[J]. 吴国平. 法治研究. 2013(07)
[8]我国民法典应设立债法总则的几个问题[J]. 柳经纬. 中国法学. 2007(04)
本文编号:3220899
【文章来源】:东南学术.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法典》利他合同条款之体系定位评析
二、民法典利他合同之性质———应为真正利他合同
三、利他合同中第三人权利取得模式之评析
(一)接受说立法例及其评述
(二)自动取得说立法例及其评述
(三)我国推定取得说合理性与科学性
四、我国《民法典》中利他合同的解释进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孝道理念与民法典编纂[J]. 朱晓峰.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01)
[2]道家与谦逊[J]. 曹峰,柳悦. 河南社会科学. 2017(12)
[3]民法分则合同编立法研究[J]. 王利明. 中国法学. 2017(02)
[4]“凝聚最大共识,让民法典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张德江委员长推动民法总则立法工作纪实[J]. 张维炜. 中国人大. 2017(07)
[5]民法典编纂中的立法语言规范化[J]. 朱涛. 中国法学. 2017(01)
[6]债法总则的功能演变——从共同规范到体系整合[J]. 陆青. 当代法学. 2014(04)
[7]我国遗赠制度的不足与立法完善[J]. 吴国平. 法治研究. 2013(07)
[8]我国民法典应设立债法总则的几个问题[J]. 柳经纬. 中国法学. 2007(04)
本文编号:3220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220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