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民事纠纷的解决
发布时间:2021-11-15 09:00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行业日益规范,网络游戏产业蓬勃发展,游戏用户在游戏过程中积累的虚拟物品在现实社会受到侵犯的事件频频发生。关于网络游戏虚拟物品的纠纷越来越猖獗,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到了让人无法回避的程度。但我国并没有解决网络游戏虚拟物品纠纷的明确立法指引,导致了司法适用困境,法律的滞后也必然会阻碍网络游戏产业及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拟对该问题进行论述,以期为我国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民事纠纷的解决提供参考,对网络游戏产业及我国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本文通过参阅大量相关文献与调研,结合相关具体案例,对司法实践中常见的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民事纠纷进行了分类分析,并由此归纳整理出网络游戏虚拟物品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能否适用第三人侵害债权理论、纠纷中对游戏运营商的归责、运营商的合同和法律义务以及网络游戏停止运营时如何对虚拟物品进行保护等核心法律问题。以上法律争点问题难以解决的关键在于虚拟物品的法律属性尚未明确,为了寻求解决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民事纠纷的理论依据,本文对当前理论界对网络游戏虚拟物品的法律属性的观点,如知识产权说、新型财产说、无形财产说、物权说和债权说等主要学说进行了论述与评析,提出本文认为将网...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民事纠纷的常见类型分析
第一节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民事纠纷常见类型与法律问题
一、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民事纠纷常见类型分析
二、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民事纠纷引出的相关法律问题
第二章 虚拟物品法律性质的认定
第一节 理论界目前观点
第二节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法律性质分析
第三章 相关法律问题的分析与论证
第一节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能否适用第三人侵害债权理论
第二节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第三节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纠纷中游戏运营商的归责
一、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二、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四节 游戏运营商的合同及法律义务
一、制定、修改游戏规则应遵守程序
二、维护公平网络游戏环境的义务
三、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
第五节 网络游戏停止运营与虚拟物品的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虚拟财产权债权说之坚持--兼论网络虚拟财产在我国民法典中的体系位置[J]. 王雷. 江汉论坛. 2017(01)
[2]论赃物所有权的善意取得[J]. 张金玲,吕绍忠. 山东社会科学. 2013(09)
[3]虚拟财产的性质与法律规制[J]. 侯国云,么惠君.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2(04)
[4]虚拟财产界定及性质探析[J]. 曹恒民. 前沿. 2011(16)
[5]网络虚拟财产民法问题探析[J]. 钱明星,张帆.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6]论赃物的善意取得及其回复请求权[J]. 熊丙万.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8(02)
[7]论虚拟财产的非知识产权属性[J]. 刘玲. 求是学刊. 2006(06)
[8]虚拟财产解析——以虚拟有形财产为主要研究对象[J]. 林旭霞. 东南学术. 2006(06)
[9]对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见解[J]. 王亚宁. 法学论坛. 2006(04)
[10]第三人侵害债权理论:理论创新还是法学歧途?[J]. 魏盛礼. 河北法学. 2005(09)
本文编号:3496462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民事纠纷的常见类型分析
第一节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民事纠纷常见类型与法律问题
一、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民事纠纷常见类型分析
二、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民事纠纷引出的相关法律问题
第二章 虚拟物品法律性质的认定
第一节 理论界目前观点
第二节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法律性质分析
第三章 相关法律问题的分析与论证
第一节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能否适用第三人侵害债权理论
第二节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第三节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纠纷中游戏运营商的归责
一、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二、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四节 游戏运营商的合同及法律义务
一、制定、修改游戏规则应遵守程序
二、维护公平网络游戏环境的义务
三、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
第五节 网络游戏停止运营与虚拟物品的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虚拟财产权债权说之坚持--兼论网络虚拟财产在我国民法典中的体系位置[J]. 王雷. 江汉论坛. 2017(01)
[2]论赃物所有权的善意取得[J]. 张金玲,吕绍忠. 山东社会科学. 2013(09)
[3]虚拟财产的性质与法律规制[J]. 侯国云,么惠君.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2(04)
[4]虚拟财产界定及性质探析[J]. 曹恒民. 前沿. 2011(16)
[5]网络虚拟财产民法问题探析[J]. 钱明星,张帆.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6]论赃物的善意取得及其回复请求权[J]. 熊丙万.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8(02)
[7]论虚拟财产的非知识产权属性[J]. 刘玲. 求是学刊. 2006(06)
[8]虚拟财产解析——以虚拟有形财产为主要研究对象[J]. 林旭霞. 东南学术. 2006(06)
[9]对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见解[J]. 王亚宁. 法学论坛. 2006(04)
[10]第三人侵害债权理论:理论创新还是法学歧途?[J]. 魏盛礼. 河北法学. 2005(09)
本文编号:3496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496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