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责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8 23:23
互联网科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发展推动了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代表,自动驾驶汽车不能因其纯技术性的自主性获得法律主体地位。由于法律发展的滞后性,自动驾驶领域面临法律制度和法定标准的缺失,对其引发的致人损害责任可比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与产品责任进行调整。在适用两种责任处理规则时,应当考虑不同层级的自动驾驶系统间存在的自主化程度差异,并结合自动驾驶系统在事故发生中的原因力大小讨论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的承担。鉴于自动驾驶系统的自主性和机器学习的特点,对高度自动化自动驾驶汽车是否存在产品缺陷及缺陷与损害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认定尚属当前科技与法律发展阶段所不能解决的难题。为了避免对受害人的救济不利,应当对既有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和产品责任规则加以补充完善,加快出台该行业的相关标准,并引入更为全面的生产者责任和责任保险制度,以此实现自动驾驶产业发展和受害人救济的平衡。
【文章来源】:烟台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概述
一、自动驾驶汽车概述
(一)自动驾驶概念
(二)自动驾驶关键技术
(三)自动驾驶分级标准
二、自动驾驶领域立法现状
(一)国外自动驾驶领域立法现状
(二)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立法现状
(三)国内外立法现状评析
三、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引发的法律思考
第二章 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调整规则分析
一、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定位
二、自动驾驶汽车的特殊性
(一)运行与决策的自主性
(二)网络与数据的依赖性
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与产品责任规则的共同调整
第三章 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规则应对
一、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处理规则的适用
(一)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的归责原则
(二)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
(三)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
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规则应对中的困境
(一)驾驶员过失的难以认定
(二)系统“过失”的难以认定
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规则下的调整与应对
(一)调整驾驶证制度
(二)引入“黑匣子”技术
(三)确立行业标准
第四章 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的产品责任规则应对
一、产品责任规则的适用
(一)产品责任规则下的归责原则
(二)产品责任规则下的侵权责任主体
(三)产品责任规则下侵权责任的承担
二、产品责任规则应对中的困境
(一)系统缺陷难以认定
(二)因果关系难以认定
(三)生产者的发展风险抗辩
三、产品责任规则的调整与应对
(一)生产者防范“黑客”攻击责任
(二)生产者保障驾乘人数据安全责任
(三)生产者强制保险制度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民事责任实证分析——以全国首例特斯拉致死案为例[J]. 牛俊杰.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01)
[2]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完善[J]. 程啸. 法学杂志. 2019(01)
[3]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问题研究[J]. 张继红,肖剑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4]自动驾驶汽车的“道德算法”困境[J]. 白惠仁. 科学学研究. 2019(01)
[5]论数据权利与交易规制[J]. 肖建华,柴芳墨.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9(01)
[6]主体分离型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所有人责任形态——基于《侵权责任法》第49条的解释论研究[J]. 张龙. 法学论坛. 2019(01)
[7]自动驾驶汽车致损的民事侵权责任[J]. 冯珏. 中国法学. 2018(06)
[8]浅议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责任问题[J]. 寇文文. 法制博览. 2018(33)
[9]自动驾驶型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认定研究[J]. 张龙.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10]智能汽车的侵权法问题与应对[J]. 殷秋实.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5)
博士论文
[1]缺陷产品侵权的比较法研究[D]. 骆东升.大连海事大学 2013
[2]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比较研究[D]. 刘娇.大连海事大学 2012
[3]中美产品缺陷法律制度基本问题比较研究[D]. 董春华.中国政法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自动驾驶汽车致害的侵权法律规制研究[D]. 朱仕杰.华中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25356
【文章来源】:烟台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概述
一、自动驾驶汽车概述
(一)自动驾驶概念
(二)自动驾驶关键技术
(三)自动驾驶分级标准
二、自动驾驶领域立法现状
(一)国外自动驾驶领域立法现状
(二)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立法现状
(三)国内外立法现状评析
三、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引发的法律思考
第二章 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调整规则分析
一、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定位
二、自动驾驶汽车的特殊性
(一)运行与决策的自主性
(二)网络与数据的依赖性
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与产品责任规则的共同调整
第三章 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规则应对
一、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处理规则的适用
(一)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的归责原则
(二)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
(三)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
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规则应对中的困境
(一)驾驶员过失的难以认定
(二)系统“过失”的难以认定
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规则下的调整与应对
(一)调整驾驶证制度
(二)引入“黑匣子”技术
(三)确立行业标准
第四章 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的产品责任规则应对
一、产品责任规则的适用
(一)产品责任规则下的归责原则
(二)产品责任规则下的侵权责任主体
(三)产品责任规则下侵权责任的承担
二、产品责任规则应对中的困境
(一)系统缺陷难以认定
(二)因果关系难以认定
(三)生产者的发展风险抗辩
三、产品责任规则的调整与应对
(一)生产者防范“黑客”攻击责任
(二)生产者保障驾乘人数据安全责任
(三)生产者强制保险制度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民事责任实证分析——以全国首例特斯拉致死案为例[J]. 牛俊杰.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01)
[2]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完善[J]. 程啸. 法学杂志. 2019(01)
[3]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问题研究[J]. 张继红,肖剑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4]自动驾驶汽车的“道德算法”困境[J]. 白惠仁. 科学学研究. 2019(01)
[5]论数据权利与交易规制[J]. 肖建华,柴芳墨.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9(01)
[6]主体分离型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所有人责任形态——基于《侵权责任法》第49条的解释论研究[J]. 张龙. 法学论坛. 2019(01)
[7]自动驾驶汽车致损的民事侵权责任[J]. 冯珏. 中国法学. 2018(06)
[8]浅议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责任问题[J]. 寇文文. 法制博览. 2018(33)
[9]自动驾驶型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认定研究[J]. 张龙.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10]智能汽车的侵权法问题与应对[J]. 殷秋实.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5)
博士论文
[1]缺陷产品侵权的比较法研究[D]. 骆东升.大连海事大学 2013
[2]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比较研究[D]. 刘娇.大连海事大学 2012
[3]中美产品缺陷法律制度基本问题比较研究[D]. 董春华.中国政法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自动驾驶汽车致害的侵权法律规制研究[D]. 朱仕杰.华中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25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525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