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08 12:51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科技的不断革新,信息安全问题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网络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被大量倒卖,电信诈骗、网络诈骗、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日益猖獗,严重影响了社会正常秩序。相关研究表明,网络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买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地下产业链。然而,我国立法并未就此进行及时调整,导致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被侵害的现象屡禁不止。基于此,本文提出应当完善网络服务行业自律机制,加强行政监管,创新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救济机制,呼吁国家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完善我国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阐述全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概述,界定了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概念并探讨其法律属性;第三章为我国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及不足,通过对我国立法动态的研究,指出我国行业自律机制、行政监管体系以及消费者个人救济机制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国外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实践及其启示,通过分析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的法律制度,总结先进的立法模式;第五章为完善我国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建议,通过梳理网络消费者个人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的创新点
第2章 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概述
    2.1 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概念与特征
        2.1.1 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概念
        2.1.2 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特征
    2.2 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
        2.2.1 人格权说
        2.2.2 财产权说
    2.3 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2.3.1 保护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
        2.3.2 有利于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
        2.3.3 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3章 我国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及不足
    3.1 我国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现状
        3.1.1 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动态
        3.1.2 网络服务行业自律机制的运行模式
        3.1.3 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行政监管体系
        3.1.4 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救济机制
    3.2 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问题
        3.2.1 缺少专门性立法
        3.2.2 行业自律保护力度不够
        3.2.3 行政监管秩序混乱
        3.2.4 举证责任分配严苛
第4章 国外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实践及启示
    4.1 美国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实践
        4.1.1 美国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立法保护的主要内容
        4.1.2 美国立法评析
    4.2 欧盟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实践
        4.2.1 欧盟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立法保护的主要内容
        4.2.2 欧盟立法评析
    4.3 日本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实践
        4.3.1 日本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立法保护的主要内容
        4.3.2 日本立法评析
    4.4 新加坡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实践
        4.4.1 新加坡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立法保护的主要内容
        4.4.2 新加坡立法评析
    4.5 国外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启示
第5章 完善我国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建议
    5.1 完善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立法保护的基本思路
        5.1.1 明确立法的基本原则
        5.1.2 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5.2 完善网络服务行业自律保护机制
        5.2.1 加强网络服务提供商内部自律
        5.2.2 推进互联网行业自律
    5.3 完善个人信息行政监管机制
        5.3.1 成立专门性监管机构
        5.3.2 制定行政监管标准
    5.4 完善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救济机制
        5.4.1 开放公益诉讼渠道
        5.4.2 建议举证责任倒置
        5.4.3 推进与小额诉讼相结合的网络审判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40315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40315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a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