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解”的司法解释——评“两高”对“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的解释
本文关键词:“无解”的司法解释——评“两高”对“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的解释
【摘要】:我国司法解释的二元化体制,导致刑事诉讼法相关司法解释在关键术语上出现分歧。对于"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将"等非法方法"进行了不适当的限缩解释,并且对"刑讯逼供"设置了双重审查标准,因此不利于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施,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则更为合理。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均规定刑讯逼供要给嫌疑人造成"剧烈疼痛或痛苦",这一标准缺乏可操作性,应当从违法取供行为本身的性质和程度出发设置"客观性标准"以判断是否构成刑讯逼供。对于实践中合法性难以判断的威胁、引诱和欺骗性取证方法,可以建立程序法(证据法)判例制度,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践中得以顺利实施。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司法解释 刑讯逼供 等非法方法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隐形刑事诉讼法》(NCET-10-0602)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54条明确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由此确立了我国的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然而,该规则在司法实务中究竟该当如何运用?尤其是其中的关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万毅;;侦查谋略之运用及其底限[J];政法论坛;2011年04期
2 王光贤;“酷刑”定义解析[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而启;;从纸上谈兵到水滴石穿——非法口供排除程序的构造反思[J];证据科学;2012年02期
2 黎尔平;反酷刑国际公约现状分析[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孙瑜洁;;国际刑法中酷刑罪构成要件争议问题研究——兼论我国酷刑犯罪的立法完善[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05期
4 尹延平;;检察机关发现审查和排除非法证据程序初探[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胡裕岭;;侦查行为的伦理底限——“张氏叔侄案”引发的思考[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浦雪章;韩东成;;信用与信任: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建设的双重维度——以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为视角[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7 贾治辉;孔令勇;;新刑事诉讼法视角下“施谋侦查”证据转化模式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8 李学勤;;论免受酷刑权的国际标准[J];河北法学;2008年01期
9 贺恒;;酷刑与法律霸权[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10 文姬,余松龄,周国世;论酷刑罪在中国的设立[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鹏飞;欺诈性侦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翌昀;“禁止酷刑公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李振杰;我国反酷刑的法律控制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袁曙光;论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之保护[D];山东大学;2006年
4 马宪宪;遏制酷刑的国际共识与中国构想[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周红炉;当代中国的反酷刑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李学勤;免受酷刑权的国际标准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苟雨楼;刑讯逼供罪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田春明;国际反恐局势下免受酷刑权利的维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石磊;我国酷刑犯罪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10 雷群山;刑讯逼供的认定及其证明责任分配[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万毅;;同意搜查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法商研究;2009年03期
2 龙宗智;威胁、引诱、欺骗的审讯是否违法[J];法学;2000年03期
3 张晓峰;万林玲;;如何制定高效审讯计划[J];中国检察官;2010年08期
4 王秀梅;关于酷刑罪的思考[J];现代法学;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飒;;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遏制刑讯逼供[J];人民公安;2011年03期
2 吴钦梅;蒋玲;;刑讯逼供久禁不止原因探悉[J];湖南农机;2008年01期
3 郝雪;;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4 傅宽芝;;防范刑讯逼供的思考[J];群言;2000年02期
5 刘杰辉;试论刑讯逼供的危害及对策[J];辽宁警专学报;2002年02期
6 林榕;论刑讯逼供的危害、成因及其对策[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5期
7 王雅丽;;刑讯逼供的直接诱因和观念诱因的讨论[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7年01期
8 沈亚川;试述刑讯逼供的根源及其对策[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9 刘德伦;理性分析刑讯逼供 建立健全禁止机制[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10 李秀平;;刑诉专家:民间“修法”在行动[J];法律与生活;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鸿刚;;浅谈刑讯逼供[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2 潘峰;;论刑讯逼供的遏制[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王晶晶;;我国现阶段刑讯逼供成因及对策浅谈[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陈新生;金石;;检察机关对刑讯逼供行为的监督查处机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叶德珠;;刑讯逼供的行为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6 马克昌;;董必武论刑讯逼供和错判、错杀[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7 吴家清;周凤婷;马深;;学习董必武法治思想,科学防范刑讯逼供[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8 王向和;;规范 完善民事诉讼举证期限制度——《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有关举证期限的解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潘伟明;;刑事非法证据排除的困境与出路——以《“两高三部”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解成;;想起了董必武[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何家弘;拿什么对屡禁不止的刑讯逼供说不[N];法制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王斗斗 本报见习记者 李娜;两个规定将有力遏制刑讯逼供[N];法制日报;2010年
3 程计山;法律的作用与社会的责任[N];法制日报;2002年
4 吴克利;刑讯逼供:“心病”还需心药医[N];法制生活报;2005年
5 记者 印嘉珍;确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一种进步[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3年
6 刘进国;欧洲预防刑讯逼供的程序保障[N];人民公安报;2010年
7 朱芹;刑讯逼供举证责任应倒置[N];法制日报;2003年
8 赵旭晴;遏制刑讯逼供现象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05年
9 祝诗峰;四项措施加强侦查 监督严防刑讯逼供[N];北方法制报;2007年
10 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 聂立泽;证据新规能否终结刑讯逼供?[N];广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伶;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王永杰;从程序异化到事实异化:以冤案为中心[D];复旦大学;2007年
3 卫跃宁;口供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陈士渠;刑事错案的证据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严景阳;司法正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友连;最高人民法院公共政策创制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赵琳琳;刑事冤案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赵俊甫;刑事推定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肖晗;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刘召;刑事裁判的可接受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涛;刑讯逼供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反思[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忠义;论刑讯逼供的防范[D];吉林大学;2010年
3 张静;论我国刑讯逼供问题的程序规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华宇文;论中国遏制刑讯逼供与引入沉默权的关系[D];复旦大学;2010年
5 邢建平;论刑讯逼供的成因及防范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曲会静;以刑讯逼供取得的非法言词证据的排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7 胡铭;论刑讯逼供的成因及防范对策[D];湘潭大学;2007年
8 郭成琛;由刑讯逼供引发对沉默权的思考[D];兰州大学;2007年
9 冯丹;法制、人权、宪政[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彭莹;论我国司法解释制度存在问题及其完善[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59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559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