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土地流转背景下制约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9 08:3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政策产生的,为了进一步分析将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这样的决策会对农民的收入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土地流转作为一项惠及民生的重大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对推动农民的生活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事物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都具有对立统一的两面性。所以,土地流转在为农业农村农民带来积极地推动作用的同时,这样长期稳定不变的土地流转政策也会因为实施过程中的局限性对农业升级,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民收入提高产生制约作用。本文就土地流转政策的实行与农民收入提高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以土地流转的局限性为切入点,将土地流转与农民的增收问题结合起来,从中找到二者的密切联系。文章中重新回顾了土地流转的变迁过程,着眼于土地流转的现状,发掘出土地流转的社会价值,进一步论证了农民收入构成要素和收入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详细的分析了土地流转背景下制约农民增收的几大因素:一是流转秩序欠规范减损农民流转收入;二是金融产品种类单一制约资产收入增加;三是人力资本不足阻碍工资收入提高;四是农业建设...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社会主义农村土地制度及其变迁的相关概述
    一、社会主义农村土地制度及其变化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农村土地制度设想
        (二)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二、苏联社会主义农村土地制度的创立
        (一)从土地私有制到土地社会化
        (二)从土地社会化到土地国有制
    三、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与农民收入
        (一)从分田到户到土地公有制
        (二)从集体所有到家庭承包制
        (三)从家庭承包制到土地流转制度
    四、土地流转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
        (一)有利于拓宽农民收入的渠道
        (二)有利于建立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第二章 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一)现阶段我国土地流转的形势
        (二)我国现行的土地流转模式
    二、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民收入的主要构成
        (一)资产性收入
        (二)工资性收入
        (三)经营性收入
        (四)红利性收入
        (五)转移性收入
    三、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民收入的变化
        (一)总体收入稳中有升
        (二)不同收入增速变化不一
        (三)农民收入低于经济发展总水平
    四、土地流转背景下阻滞农民增收的因素剖析
        (一)流转秩序欠规范减损农民流转收入
        (二)金融产品种类单一制约资产收入增加
        (三)人力资本不足阻碍工资收入提高
        (四)农业生产成本高削弱经营收入
        (五)集体资产管理不明确降低红利收入
        (六)社会保障不健全弱化转移收入
第三章 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
    一、规范土地流转秩序,确保土地流转收益最大化
        (一)加强对土地流转资格审查和评估
        (二)统一土地流转合同
        (三)明确流转行为权责
        (四)建立土地流转收益增长的长效机制
        (五)开辟土地流转市场新途径
    二、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拓宽资产性收益渠道
        (一)增加理财产品的供给
        (二)推出适合农民的理财产品
    三、提升人力资本,提高工资收入水平
        (一)设立专业技能义务培训机构
        (二)提升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四、提高农业生产支持水平,增加经营性收入
        (一)增加农村基础设施供给
        (二)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
    五、明确集体资产产权,增加红利收入
        (一)明确集体资产的管理主体
        (二)创新集体资产的利用
    六、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增加转移收入
        (一)强化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力度
        (二)增强社会救济的精准度
        (三)重视特殊群体的福利保障
        (四)加强对社会保障的监管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理论构建——定义、特征、功能、计量[J]. 卢阳,陈英,陈亮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5)
[2]三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问题与策略[J]. 王昆强,易湘泽.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21)
[3]宁洱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开发利用对策[J]. 陈文糯.  农民致富之友. 2016(18)
[4]新形势下罗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J]. 李红飞,皇甫江龙,史彬宥.  农民致富之友. 2016(18)
[5]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模式研究[J]. 徐祗坤,包艳宇,高雅斌.  办公自动化. 2016(17)
[6]农地流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影响及作用[J]. 杨胜刚.  时代金融. 2016(24)
[7]新型城镇化政策下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分析[J]. 杨胜刚.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6(08)
[8]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农村犯罪——基于中国村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张海鹏,陈帅.  劳动经济研究. 2016(04)
[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管理研究[J]. 周丽.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6(04)
[10]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 崔玺玉.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4)

博士论文
[1]农地城市流转中农民集体福利问题研究[D]. 徐唐奇.华中农业大学 2011
[2]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转移问题研究[D]. 王东平.河北农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 卢阳.甘肃农业大学 2017
[2]中国土地流转制度下农民就业问题研究[D]. 李杰.吉林大学 2016
[3]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增长效应研究[D]. 李犁.海南大学 2015
[4]我国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财产性收入效应研究[D]. 赵欢.河北经贸大学 2015
[5]福利性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结构的影响[D]. 张又文.云南财经大学 2014
[6]我国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研究[D]. 叶培.西南财经大学 2014
[7]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 雷伟.西南财经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27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127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4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