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7 06:48
中国的经济建设需要“三化”统筹发展。工业化促进了城镇化发展、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城镇化是在快速发展地工业化的引导下萌生并成长起来的,反过来它对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又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农业现代化提升了工业化及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三化”统筹发展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内在的影响。因此,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的协调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辽宁现代化进程。本文首先对“三化”统筹的内涵做了界定,进而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其次描述了辽宁“三化”和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以及“三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虽然在“三化”统筹发展进程中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内先进省份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接着分析了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归纳论文文献总结出了出现频率在30%以上的影响因素22个,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法搜集了所需数据,进而运用SPSS并结合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相关处理,把主因子变量共同性和因子负载小于0.6的因素删除,最后得出3个公因子共12个影响因素,根据影响的程度将其分别命名为内部控制影响因子和内外协调影响...
【文章来源】: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选题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三化”统筹内涵界定
2.1.1 工业化
2.1.2 城镇化
2.1.3 农业现代化
2.1.4 “三化”之间的关系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理论概述
2.2.1 农村剩余劳动力
2.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2.3 因子分析理论
2.4 系统动力学理论
第三章 辽宁“三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二者关系
3.1 辽宁“三化”现状
3.1.1 辽宁工业化现状
3.1.2 辽宁城镇化现状
3.1.3 辽宁农业现代化现状
3.2 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3.3 “三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
3.3.1 工业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
3.3.2 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
3.3.3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
第四章 “三化”统筹下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选取
4.2 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4.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4.2.2 数据收集
4.2.3 数据的处理过程
4.3 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分类
4.3.1 内部控制影响因素
4.3.2 内外协调影响因素
4.3.3 外部发展影响因素
4.4 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作用过程
4.4.1 内部控制影响因素作用过程
4.4.2 内外协调影响因素作用过程
4.4.3 外部发展影响因素作用过程
第五章 “三化”统筹下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5.1 建模方法的选择
5.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5.2.1 系统建模目的
5.2.2 模型假设
5.2.3 系统因果关系的确定
5.2.4 系统动力学流图
5.2.5 系统动力学方程
5.3 模型动态仿真分析
5.3.1 内部控制子系统仿真分析
5.3.2 外部发展子系统仿真分析
5.3.3 内外协调子系统仿真分析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6.1 破除制度瓶颈
6.2 提高整体素质
6.3 推行信息化建设
6.4 发挥政府职能
6.5 加快城镇化建设
6.6 构建劳动力市场体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191299
【文章来源】: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选题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三化”统筹内涵界定
2.1.1 工业化
2.1.2 城镇化
2.1.3 农业现代化
2.1.4 “三化”之间的关系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理论概述
2.2.1 农村剩余劳动力
2.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2.3 因子分析理论
2.4 系统动力学理论
第三章 辽宁“三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二者关系
3.1 辽宁“三化”现状
3.1.1 辽宁工业化现状
3.1.2 辽宁城镇化现状
3.1.3 辽宁农业现代化现状
3.2 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3.3 “三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
3.3.1 工业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
3.3.2 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
3.3.3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
第四章 “三化”统筹下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选取
4.2 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4.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4.2.2 数据收集
4.2.3 数据的处理过程
4.3 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分类
4.3.1 内部控制影响因素
4.3.2 内外协调影响因素
4.3.3 外部发展影响因素
4.4 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作用过程
4.4.1 内部控制影响因素作用过程
4.4.2 内外协调影响因素作用过程
4.4.3 外部发展影响因素作用过程
第五章 “三化”统筹下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5.1 建模方法的选择
5.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5.2.1 系统建模目的
5.2.2 模型假设
5.2.3 系统因果关系的确定
5.2.4 系统动力学流图
5.2.5 系统动力学方程
5.3 模型动态仿真分析
5.3.1 内部控制子系统仿真分析
5.3.2 外部发展子系统仿真分析
5.3.3 内外协调子系统仿真分析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6.1 破除制度瓶颈
6.2 提高整体素质
6.3 推行信息化建设
6.4 发挥政府职能
6.5 加快城镇化建设
6.6 构建劳动力市场体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191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191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