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地流转中的资源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8 09:49
土地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而土地流转中的农地资源保护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农地保护关乎农户的切身利益,关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对待这个问题上,我们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土地如何流转能够实现对农地资源的保护是我国的土地法律制度和土地经济制度的研究方向。本文对在土地流转中我国的农地资源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如何完善农地保护机制提出了构想。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对土地流转和土地流转中的农地资源保护进行了界定。明确这些概念在本文中的含义。第二部分,叙述我国现阶段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关于农地资源保护的现状,以及全面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第三部分,本文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地资源保护作了研究,以同样人多地少并且气候相近的韩国为例,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希望从中能够获得一些有用的域外的经验教训。第四部分,从法律的角度来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农地资源保护问题。从法律制定的准备阶段,如何制定,制定的内容有哪些,到最后阐述如何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督。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农地流转与农地资源保护界定
一、农地流转概述
二、农地资源保护概述
三、农地资源保护的主要内容
(一) 农地保护主体错位甚至缺失
(二) 农地保护重数量,轻质量
第二章 我国农地流转中资源保护现状
一、我国农地资源保护的基本状况
(一) 农地资源状况整体欠佳
(二) 耕地资源状况尤为紧张
二、土地流转中造成农地资源保护不力的原因
(一)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二) 产权制度
(三) 法律保障力度不够
第三章 国外农地资源保护的相关制度与启示——以韩国为例
一、韩国的农地保护
(一) 农业振兴地域制度
(二) 农地开垦制度
二、韩国农地保护和利用管理优势
(一) 韩国农地保护的立法优势
(二) 韩国农地保护的专门机构机构优势
(三) 韩国农地保护的政策优势
第四章 完善土地流转中农地保护的法律机制
一、土地流转中的农地资源保护立法的完善
(一) 土地流转立法的方针
(二) 土地流转立法应遵循的原则
(三) 建立耕地保护的专门法律制度
二、加强对农地资源利用的管理
(一)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二) 明确界定排他性的所有权主体
三、法律监督
(一) 健全土地法律责任制度,增补土地违宪责任
(二) 依法行政,加大执法监察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耕地保护对策研究[J]. 侯丽艳,任杰,姜琳洁. 当代经济管理. 2010(04)
[2]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浅析[J]. 郭洪利,王颖. 经济视角(上). 2009(12)
[3]我国农地规模化流转模式简要评价及政策建议[J]. 林冬生. 农村经济. 2009(11)
[4]国外农地保护和流转经验对我国农地流转的启示[J]. 吴晨. 广东土地科学. 2009(04)
[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模式、问题与启示[J]. 孔祥智,彭超. 农村经营管理. 2009(06)
[6]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自由之实现[J]. 耿卓.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9(01)
[7]国外关于农地流转的理论研究与启示[J]. 刘克春. 经济学家. 2008(06)
[8]保护耕地不能让农民走开[J]. 郭春华,张卫东. 中国土地. 2007(09)
[9]我国永佃权流转的历史考察[J]. 左平良,李平龙.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7(01)
[1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研究[J]. 丁关良. 经济地理. 2006(S1)
本文编号:3193582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农地流转与农地资源保护界定
一、农地流转概述
二、农地资源保护概述
三、农地资源保护的主要内容
(一) 农地保护主体错位甚至缺失
(二) 农地保护重数量,轻质量
第二章 我国农地流转中资源保护现状
一、我国农地资源保护的基本状况
(一) 农地资源状况整体欠佳
(二) 耕地资源状况尤为紧张
二、土地流转中造成农地资源保护不力的原因
(一)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二) 产权制度
(三) 法律保障力度不够
第三章 国外农地资源保护的相关制度与启示——以韩国为例
一、韩国的农地保护
(一) 农业振兴地域制度
(二) 农地开垦制度
二、韩国农地保护和利用管理优势
(一) 韩国农地保护的立法优势
(二) 韩国农地保护的专门机构机构优势
(三) 韩国农地保护的政策优势
第四章 完善土地流转中农地保护的法律机制
一、土地流转中的农地资源保护立法的完善
(一) 土地流转立法的方针
(二) 土地流转立法应遵循的原则
(三) 建立耕地保护的专门法律制度
二、加强对农地资源利用的管理
(一)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二) 明确界定排他性的所有权主体
三、法律监督
(一) 健全土地法律责任制度,增补土地违宪责任
(二) 依法行政,加大执法监察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耕地保护对策研究[J]. 侯丽艳,任杰,姜琳洁. 当代经济管理. 2010(04)
[2]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浅析[J]. 郭洪利,王颖. 经济视角(上). 2009(12)
[3]我国农地规模化流转模式简要评价及政策建议[J]. 林冬生. 农村经济. 2009(11)
[4]国外农地保护和流转经验对我国农地流转的启示[J]. 吴晨. 广东土地科学. 2009(04)
[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模式、问题与启示[J]. 孔祥智,彭超. 农村经营管理. 2009(06)
[6]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自由之实现[J]. 耿卓.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9(01)
[7]国外关于农地流转的理论研究与启示[J]. 刘克春. 经济学家. 2008(06)
[8]保护耕地不能让农民走开[J]. 郭春华,张卫东. 中国土地. 2007(09)
[9]我国永佃权流转的历史考察[J]. 左平良,李平龙.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7(01)
[1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研究[J]. 丁关良. 经济地理. 2006(S1)
本文编号:3193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193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