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农村土地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9 06:54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制度不仅是农业部门最重要的制度安排,而且是整个社会经济制度最基本的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规范着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农业大国来说,农村土地制度更是整个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系统的基石。检索中国漫长发展历史,土地问题一直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乃至人民公社这些引发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剧烈变革的重大事件都缘于土地制度变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正是肇始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农地制度的三次重大变迁,尤其是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产生了巨大的制度正绩效。步入新世纪,中国农村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发展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很多新情况,出现了不少新问题,根源均在土地上。政府作为转型期制度创新最具优势的社会组织,对于社会进化和“均衡状态”的打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实质是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改革初期,“政府主导型”模式对开启和推动市场化进程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在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初步形成的今天,这种模式已成为经济发...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关于制度、制度变迁研究
        1.2.2 关于产权、产权制度研究
        1.2.3 关于政府职能及其规制研究
        1.2.4 关于农地市场研究
        1.2.5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基本假设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制度变迁
        2.1.2 路径依赖
        2.1.3 产权和产权制度
        2.1.4 交易费用
        2.1.5 政府规制
        2.1.6 寻租与设租
        2.1.7 市场化
    2.2 重要理论
        2.2.1 制度变迁理论
        2.2.2 产权理论
        2.2.3 诺思悖论
        2.2.4 公共选择理论
        2.2.5 政府管制理论
        2.2.6 寻租理论
第三章 农地产权制度安排
    3.1 新中国农地制度的三次“革命”
        3.1.1 土地革命
        3.1.2 土改运动
        3.1.3 家庭承包责任制
    3.2 农地制度的产权残缺
        3.2.1 农地产权边界不清
        3.2.2 农地产权稳定性差
        3.2.3 农地产权排他性弱
        3.2.4 农地产权可转让性低
        3.2.5 农地产权非继承性
    3.3 农地产权制度的成本-收益衡量
        3.3.1 收益分析
        3.3.2 成本测度
    3.4 农地产权制度的政府规制
        3.4.1 政府与“所有权悖论”
        3.4.2 农地产权制度的政府规制路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地市场化的双重困境与政府角色
    4.1 市场失灵与政府制度供给
        4.1.1 市场失灵:农地的公共物品属性及其外部性
        4.1.2 转型期政府制度供给的必要性
    4.2 政府失灵:成因与表征
        4.2.1 政府失灵的成因
        4.2.2 政府失灵的表征
    4.3 转型期政府角色的正确厘定
        4.3.1 市场化与政府转型
        4.3.2 市场型政府
        4.3.3 服务型政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制度背景下的农地使用权流转
    5.1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内生机理
        5.1.1 农地使用制度变迁的简要回顾
        5.1.2 农地使用权流转创新的动因
    5.2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实证分析
        5.2.1 土地流转的模式
        5.2.2 土地流转的基本规律
        5.2.3 土地流转的经济绩效
        5.2.4 土地流转的制度约束
    5.3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政府规制
        5.3.1 政府干预的流转变异
        5.3.2 政府的制度供给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地交易市场的政府规制
    6.1 农村土地市场概述
        6.1.1 农地经济功能的层次性
        6.1.2 市场边界及构成要素
        6.1.3 农村土地市场建设现状
    6.2 农地市场的制度缺失
        6.2.1 农地交易主体缺位
        6.2.2 农地交易客体非价值化
        6.2.3 农地交易规则缺失
        6.2.4 农地交易中介服务匮乏
        6.2.5 市场与政府内生冲突
    6.3 农地市场主体的博弈与均衡
        6.3.1 利益博弈与制度均衡
        6.3.2 农地市场主体的权益冲突与博弈
    6.4 农地交易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安排
        6.4.1 明晰产权及其边界,提高制度效率
        6.4.2 实现农地价值化管理,提高要素效率
        6.4.3 强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地市场化的法律支持
    7.1 农地法律制度建设的基本架构
        7.1.1 法治要素和制度需求
        7.1.2 我国农地法律制度建设脉络
    7.2 农地市场化的法律困境
        7.2.1 主要法律的缺陷
        7.2.2 相关法律的矛盾与冲突
        7.2.3 专项法律的制度空白
        7.2.4 执法障碍
    7.3 政府法律制度供给
        7.3.1 法制建设的原则方针
        7.3.2 法制建设的基本框架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8.1 研究结论
        8.1.1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性
        8.1.2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是诱致性与强制性交替作用的过程
        8.1.3 市场化是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的基本取向
        8.1.4 中国农地改革市场化是利益诱致的结果
        8.1.5 政府是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的重要主体
        8.1.6 家庭承包制是中国农地制度创新的成功范例
        8.1.7 法制化是我国农地市场化进程政府规制的根本方向
    8.2 政策含义
        8.2.1 明晰政府与市场边界
        8.2.2 政府规制的目标取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经济分析[J]. 邵彦敏.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2006(01)
[2]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J]. 党国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4)
[3]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中的行为分析[J]. 陈天宝,许惠渊,庞守林.  经济体制改革. 2005(01)
[4]政府改革亟需解决的四个深层次难题[J]. 田应奎.  学习月刊. 2004(09)
[5]服务型政府: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J]. 彭向刚,王郅强.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04)
[6]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主体设计与动力分析[J]. 冯继康,李岳云.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7]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的变通性、阶段性和一贯性[J]. 靳相木,杨学成.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8]耕地保护与政府职能的相关性分析[J]. 王玉琼.  农业经济问题. 2004(04)
[9]乡村现代化中土地制度及利益格局重构——对江苏、浙江发达地区的调研[J]. 王景新.  现代经济探讨. 2004(03)
[10]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主体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 李霄.  商业经济. 2004(01)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 张红宇.西南农业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195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195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a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