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农村土地政策述评
发布时间:2021-06-07 03:40
农村的土地政策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揭示土地政策的本质,就要对其演进的过程进行考察,从中总结出历史经验,并为政策的完善提供值得借鉴的东西。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以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情为大背景,对改革开放后农村的基本土地政策进行了概述,阐述了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过程,并概括了农村土地政策演进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还对农村土地政策出现的问题、目标走向、完善的路径进行了理性的分析。本文由五部分构成,其基本的逻辑结构为:前言部分简要陈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部分主要陈述了农村土地政策转轨的历史背景,包括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民公社后期各种弊端凸显;农村生产效率低下,农民生活处于极度贫困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也为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提供思想条件。第二部分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土地政策几次比较明显的发展阶段,按照时间顺序包括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稳定、深化和完善四个过程。第三部分主要概括了农村土地政策的特点,总体上包括渐进演进的特点,政策的宗旨是维护农民主体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方法
一、农村土地政策转轨的历史背景
(一) 人民公社: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二) 经济落后:农村面临的严峻现实
(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开放的开端
二、农村土地政策演进的历史阶段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1978—1983 年)
(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稳定(1984—1991 年)
(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化(1992—1999 年)
(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2000 年至今)
三、农村土地政策演进的特点
(一) 农村土地政策具有渐进性的特点
(二)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是土地政策的出发点
(三) 土地政策遵循了市场经济规律
四、对农村土地政策的理性思考
(一) 农村土地政策产生的问题
(二) 农村土地政策的目标走向
(三) 完善农村土地政策的路径选择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土地政策变革的农民土地权益变迁分析[J]. 李政,冯宇. 经济问题. 2009(12)
[2]当前农民主体性问题研究现状及反思[J]. 牛俊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3]中国“三农”问题60年:回顾与反思[J]. 张国. 经济研究参考. 2009(67)
[4]谈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改善[J]. 王桂秋. 现代农业科技. 2009(21)
[5]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分析[J]. 刘浩. 理论观察. 2009(05)
[6]当前土地问题与土地政策的若干思考[J]. 魏伟新,王利文. 广东农业科学. 2009(10)
[7]新中国土地制度改革60年:回顾与展望[J]. 蔡继明. 中国国情国力. 2009(09)
[8]论建国以来党的农村土地政策中土地经营方式的“分”与“合”[J]. 康立云. 传承. 2009(16)
[9]我国农村土地制度60年:回顾、启示与展望——以政策与法律制度变迁为视角[J]. 董景山. 江西社会科学. 2009(08)
[10]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成功模式及取向特征——从七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J]. 武艳红.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本文编号:3215773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方法
一、农村土地政策转轨的历史背景
(一) 人民公社: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二) 经济落后:农村面临的严峻现实
(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开放的开端
二、农村土地政策演进的历史阶段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1978—1983 年)
(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稳定(1984—1991 年)
(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化(1992—1999 年)
(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2000 年至今)
三、农村土地政策演进的特点
(一) 农村土地政策具有渐进性的特点
(二)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是土地政策的出发点
(三) 土地政策遵循了市场经济规律
四、对农村土地政策的理性思考
(一) 农村土地政策产生的问题
(二) 农村土地政策的目标走向
(三) 完善农村土地政策的路径选择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土地政策变革的农民土地权益变迁分析[J]. 李政,冯宇. 经济问题. 2009(12)
[2]当前农民主体性问题研究现状及反思[J]. 牛俊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3]中国“三农”问题60年:回顾与反思[J]. 张国. 经济研究参考. 2009(67)
[4]谈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改善[J]. 王桂秋. 现代农业科技. 2009(21)
[5]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分析[J]. 刘浩. 理论观察. 2009(05)
[6]当前土地问题与土地政策的若干思考[J]. 魏伟新,王利文. 广东农业科学. 2009(10)
[7]新中国土地制度改革60年:回顾与展望[J]. 蔡继明. 中国国情国力. 2009(09)
[8]论建国以来党的农村土地政策中土地经营方式的“分”与“合”[J]. 康立云. 传承. 2009(16)
[9]我国农村土地制度60年:回顾、启示与展望——以政策与法律制度变迁为视角[J]. 董景山. 江西社会科学. 2009(08)
[10]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成功模式及取向特征——从七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J]. 武艳红.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本文编号:32157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215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