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市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7 04:05
农村土地制度历来就是农村经济改革的核心,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在变革中不断发展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在继续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基础上,各地积极探索农村改革新途径,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向现代农业挺进。政策法规也随之不断调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掀起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热潮。河南省沁阳市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受到了各方关注。对这一典型进行研究,一方面从理论上总结其经验和不足;另一方面,为沁阳市农村土地流转的不断完善提出建议,也为其他地方的实践捉供借鉴。本文共分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大体上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农村土地流转概述,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概括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形式,对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与演进进行了梳理;第三章河南省沁阳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介绍了沁阳市的概况及其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积极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四章沁阳市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具体分析了沁阳市在这方面的不足,从政策、体制等方面剖析了制约土地有序流转的原因;第五章完善沁阳市...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
1.2.2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
1.2.3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1.2.4 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农村土地流转概述
2.1 农村土地流转基本概念界定
2.1.1 农村土地的概念
2.1.2 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
2.2 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
2.2.1 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原则
2.2.2 坚持不改变士地的农业用途原则
2.2.3 坚持自愿、合法、有偿原则
2.2.4 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原则
2.3 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形式
2.3.1 转包
2.3.2 出租
2.3.3 互换
2.3.4 转让
2.3.5 入股
2.4 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与演进
2.4.1 1949年—1953年——农民土地私有制
2.4.2 1953年—1956年底——农民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
2.4.3 1956年底—1978年——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
2.4.4 1978年至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3章 沁阳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3.1 沁阳市概况介绍
3.2 沁阳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力因素
3.2.1 政策法规和政府的引导
3.2.2 沁阳的经济基础和劳动力结构所致
3.2.3 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3.3 沁阳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积极探索
3.3.1 公开竞拍,敲响第一锤
3.3.2 整村流转,集约经营
3.3.3 家庭承包制+专业合作社
3.3.4 完善服务,保障流转
第4章 沁阳市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沁阳市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4.1.1 农村土地流转规模较小,发展不平衡
4.1.2 农村十地流转行为不够规范
4.1.3 农村土地流转效益不高
4.2 沁阳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农民恋土情节浓厚,认识不到位
4.2.2 政策、法规不健全
4.2.3 欠缺合理的价格机制
4.2.4 流转合同行为不规范
4.2.5 管理上的错位
4.2.6 城镇化程度偏低,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4.2.7 农村社会保障滞后,农民有后顾之忧
第5章 完善沁阳市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议
5.1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予以良性引导
5.1.1 培训干部,加强宣传
5.1.2 鼓励先进,推广典型
5.2 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严格规制土地流转
5.2.1 丰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法规的内容
5.2.2 丰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法规的形式
5.3 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
5.3.1 确定合理的基准价格
5.3.2 坚持流转的有偿性和价格的公开性
5.4 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合同行为
5.4.1 大力倡导签订流转合同
5.4.2 规范流转合同的形式和签订程序
5.5 做好政府职能定位
5.5.1 做好监督管理
5.5.2 强化服务职能
5.6 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充分转移剩余劳动力
5.6.1 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5.6.2 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
5.7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5.7.1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体制
5.7.2 进一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建设
5.7.3 做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完善探索[J]. 王亚.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10)
[2]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对土地流转相关问题的思考[J]. 邱泽明. 西部资源. 2008(04)
[3]探析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现状[J]. 陈万军. 现代农业科学. 2008(08)
[4]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 许亚芬.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03)
[5]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制度调查[J]. 梁丹辉,张光宏. 中国老区建设. 2008(06)
[6]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何洪华. 金融与经济. 2008(05)
[7]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对策分析[J]. 郭素红. 消费导刊. 2008(07)
[8]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J]. 黄祖辉,王朋.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2)
[9]我国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王彬.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1)
[10]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实证研究综述[J]. 詹和平. 安徽农业科学. 2007(24)
博士论文
[1]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 孙佑海.南京农业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关于重庆城乡统筹试验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研究[D]. 王锐.北京交通大学 2008
[2]论土地流转中农民权利的法律保护[D]. 肖富义.西南大学 2008
[3]安徽省宿州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 陈云玲.南京师范大学 2006
[4]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 牟丽平.东北师范大学 2005
[5]烟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研究[D]. 姜玉香.中国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15819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
1.2.2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
1.2.3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1.2.4 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农村土地流转概述
2.1 农村土地流转基本概念界定
2.1.1 农村土地的概念
2.1.2 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
2.2 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
2.2.1 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原则
2.2.2 坚持不改变士地的农业用途原则
2.2.3 坚持自愿、合法、有偿原则
2.2.4 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原则
2.3 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形式
2.3.1 转包
2.3.2 出租
2.3.3 互换
2.3.4 转让
2.3.5 入股
2.4 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与演进
2.4.1 1949年—1953年——农民土地私有制
2.4.2 1953年—1956年底——农民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
2.4.3 1956年底—1978年——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
2.4.4 1978年至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3章 沁阳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3.1 沁阳市概况介绍
3.2 沁阳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力因素
3.2.1 政策法规和政府的引导
3.2.2 沁阳的经济基础和劳动力结构所致
3.2.3 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3.3 沁阳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积极探索
3.3.1 公开竞拍,敲响第一锤
3.3.2 整村流转,集约经营
3.3.3 家庭承包制+专业合作社
3.3.4 完善服务,保障流转
第4章 沁阳市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沁阳市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4.1.1 农村土地流转规模较小,发展不平衡
4.1.2 农村十地流转行为不够规范
4.1.3 农村土地流转效益不高
4.2 沁阳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农民恋土情节浓厚,认识不到位
4.2.2 政策、法规不健全
4.2.3 欠缺合理的价格机制
4.2.4 流转合同行为不规范
4.2.5 管理上的错位
4.2.6 城镇化程度偏低,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4.2.7 农村社会保障滞后,农民有后顾之忧
第5章 完善沁阳市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议
5.1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予以良性引导
5.1.1 培训干部,加强宣传
5.1.2 鼓励先进,推广典型
5.2 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严格规制土地流转
5.2.1 丰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法规的内容
5.2.2 丰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法规的形式
5.3 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
5.3.1 确定合理的基准价格
5.3.2 坚持流转的有偿性和价格的公开性
5.4 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合同行为
5.4.1 大力倡导签订流转合同
5.4.2 规范流转合同的形式和签订程序
5.5 做好政府职能定位
5.5.1 做好监督管理
5.5.2 强化服务职能
5.6 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充分转移剩余劳动力
5.6.1 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5.6.2 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
5.7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5.7.1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体制
5.7.2 进一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建设
5.7.3 做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完善探索[J]. 王亚.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10)
[2]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对土地流转相关问题的思考[J]. 邱泽明. 西部资源. 2008(04)
[3]探析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现状[J]. 陈万军. 现代农业科学. 2008(08)
[4]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 许亚芬.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03)
[5]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制度调查[J]. 梁丹辉,张光宏. 中国老区建设. 2008(06)
[6]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何洪华. 金融与经济. 2008(05)
[7]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对策分析[J]. 郭素红. 消费导刊. 2008(07)
[8]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J]. 黄祖辉,王朋.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2)
[9]我国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王彬.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1)
[10]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实证研究综述[J]. 詹和平. 安徽农业科学. 2007(24)
博士论文
[1]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 孙佑海.南京农业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关于重庆城乡统筹试验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研究[D]. 王锐.北京交通大学 2008
[2]论土地流转中农民权利的法律保护[D]. 肖富义.西南大学 2008
[3]安徽省宿州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 陈云玲.南京师范大学 2006
[4]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 牟丽平.东北师范大学 2005
[5]烟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研究[D]. 姜玉香.中国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15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215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