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理性思考
发布时间:2021-08-22 09:11
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既是对中国以往所实行的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教训的总结,又揭示了中国农业生产经营形式的演变趋势,清晰地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了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提出依据、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发展与运用等,旨在揭示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精神实质,意义在于为解决农业进一步改革中的矛盾和困惑提供有益的借鉴。 邓小平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高度概括了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自身的两次辩证否定过程。中国农业的“两个飞跃”实质上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自我发展的过程。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即中国社会改革与开放的大背景。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提出所针对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是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状态。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废除了人民公社;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农业的发展总体上停留于徘徊乃至回落状态,邓小平又于1990年高瞻远瞩地提出中国农业发展要有“第二个飞跃”。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的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只有把握其实质,才能真正使之成为行动的指南。第一个飞跃——从...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提出依据
(一) 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形成的哲学基础
(二) 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三) 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产生的现实需要
二、 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内涵分析
(一) 第一个飞跃:从人民公社到家庭承包经营
(二) 第二个飞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三) “两个飞跃”的辩证关系
三、 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一) 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农地流转政策是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
(二) 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注释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本文编号:3357459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提出依据
(一) 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形成的哲学基础
(二) 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三) 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产生的现实需要
二、 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内涵分析
(一) 第一个飞跃:从人民公社到家庭承包经营
(二) 第二个飞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三) “两个飞跃”的辩证关系
三、 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一) 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农地流转政策是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
(二) 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注释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本文编号:33574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357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