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6 22:55
土地制度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制度,其中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一个国家在法律上对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都离不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和现代化,特别是在目前我国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农村土地产权问题是我国理论界探讨的热点。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新型农村土地制度,给农业生产注入了活力,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中的优势已释放殆尽,并逐步成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性障碍,不合理因素也日渐凸现出来,诸如产权主体不明确,权属不清晰,产权权能残缺,土地流转不畅等问题,使得农民很难成为土地的真正主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得不到有效实现,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主要以产权理论为基础,从广义上的土地分类进行了产权方面的研究,涵盖了农村耕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林地、草原等。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相关理论综述
1.1 产权理论概述
1.1.1 产权的含义
1.1.2 土地产权及其主要权能构成
1.2 马克思主义土地产权理论
1.3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土地产权理论
2 农村耕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2.1 农村耕地集体所有的历史沿革
2.2 农村耕地集体所有的经济绩效评析
2.3 农村耕地集体产权主体不明及其重塑
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3.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的法律规定
3.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实践
3.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的改革思索
4 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4.1 农村宅基地产权的特殊性
4.1.1 流转形式严格限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不能抵押
4.1.2 置业主体转换单一——城镇居民不能在农村购买房
4.2 农村宅基地产权的市场性分析
4.2.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限制流转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4.2.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政策趋向
4.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现实意义
5 农村其他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5.1 林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5.1.1 林地产权制度概述
5.1.2 林地产权的问题与改革
5.1.3 林地产权制度的结构重设
5.2 草原产权与创新研究
5.2.1 草原产权制度概述
5.2.2 草原的严峻现状
5.2.3 政策选择面临困境
5.2.4 草原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5.2.5 草原产权改革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6.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J]. 新法规. 2007(01)
[2]关于《物权法草案》中宅基地使用权转让限制的思考[J]. 刘斌. 大连干部学刊. 2007(01)
[3]内蒙古草原生态恶化的制度因素与制度创新[J]. 马桂英. 兰州学刊. 2006(09)
[4]草原产权:新疆现代草原畜牧业的必然选择[J]. 阿德力汗·叶斯汗. 新疆社会科学. 2006(05)
[5]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实施后对城市土地管理的影响及对策——以广东省为例[J]. 唐晓莲,魏清泉. 中国土地科学. 2006(03)
[6]万里天山行[J]. 王珊子. 绿色中国. 2006(11)
[7]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办法》喝彩[J]. 周宇. 绿色中国. 2006(11)
[8]《物权法》不应限制宅基地流转[J]. 李翔,徐茂波. 中国土地. 2006(02)
[9]农地征收补偿新论[J]. 周诚. 国土资源. 2006(01)
[10]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多元改革模式[J]. 郭紫薇,钟凯. 国土资源. 2006(01)
博士论文
[1]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 孙佑海.南京农业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388336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相关理论综述
1.1 产权理论概述
1.1.1 产权的含义
1.1.2 土地产权及其主要权能构成
1.2 马克思主义土地产权理论
1.3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土地产权理论
2 农村耕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2.1 农村耕地集体所有的历史沿革
2.2 农村耕地集体所有的经济绩效评析
2.3 农村耕地集体产权主体不明及其重塑
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3.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的法律规定
3.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实践
3.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的改革思索
4 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4.1 农村宅基地产权的特殊性
4.1.1 流转形式严格限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不能抵押
4.1.2 置业主体转换单一——城镇居民不能在农村购买房
4.2 农村宅基地产权的市场性分析
4.2.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限制流转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4.2.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政策趋向
4.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现实意义
5 农村其他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5.1 林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5.1.1 林地产权制度概述
5.1.2 林地产权的问题与改革
5.1.3 林地产权制度的结构重设
5.2 草原产权与创新研究
5.2.1 草原产权制度概述
5.2.2 草原的严峻现状
5.2.3 政策选择面临困境
5.2.4 草原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5.2.5 草原产权改革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6.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J]. 新法规. 2007(01)
[2]关于《物权法草案》中宅基地使用权转让限制的思考[J]. 刘斌. 大连干部学刊. 2007(01)
[3]内蒙古草原生态恶化的制度因素与制度创新[J]. 马桂英. 兰州学刊. 2006(09)
[4]草原产权:新疆现代草原畜牧业的必然选择[J]. 阿德力汗·叶斯汗. 新疆社会科学. 2006(05)
[5]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实施后对城市土地管理的影响及对策——以广东省为例[J]. 唐晓莲,魏清泉. 中国土地科学. 2006(03)
[6]万里天山行[J]. 王珊子. 绿色中国. 2006(11)
[7]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办法》喝彩[J]. 周宇. 绿色中国. 2006(11)
[8]《物权法》不应限制宅基地流转[J]. 李翔,徐茂波. 中国土地. 2006(02)
[9]农地征收补偿新论[J]. 周诚. 国土资源. 2006(01)
[10]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多元改革模式[J]. 郭紫薇,钟凯. 国土资源. 2006(01)
博士论文
[1]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 孙佑海.南京农业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388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388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