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义利合一:土地、财产与治理 ——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4 08:19
  本研究沿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探讨宅基地制度变迁的机制、问题与方向。宅基地制度是复合的而不是单一的,既包括土地宪法制度,也括土地管理制度,还包括宅基地治理制度。宅基地制度变迁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宅基地使用制度,二是政府征地制度。宅基地制度变迁既要遵循宪法制度,又要与宅基地的利用现实相适应。集体化时期我国建立起宅基地制度,“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制度,实现了宅基地自主治理的公平与效率。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管理权力的上移,及人身自由限制的逐步被解除,使宅基地利用与农民家计变迁建立联系。我们依据宅基地财产属性的强弱,将中国农村分为一般农村及沿海发达和城郊农村。一般农村的宅基地财产属性弱,具有较强生产生活功能,性质更接近农用地。城市经济的拉力有限,大部分农民难以顺利进城,宅基地的季节性闲置成为常态。从宅基地保障农民家庭的生活稳定,保障经济转型的社会稳定角度看,当前的宅基地利用实现了制度效率。如果治理主体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既保证居住点在耕作半径范围,又能建设完善的公共生活设施,然后要求农民建新必须退出老宅基地,时间的推移会带来宅基地的低成本退出。问题是宅基地治理制度变迁,尤其是税...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宅基地制度变迁的研究
        1.2.1 宅基地资源的利用:治理的视角
        1.2.2 宅基地制度变迁:制度均衡的视角
        1.2.3 宅基地制度是什么:政治-结构的视角
    1.3 宅基地制度的中观研究
        1.3.1 研究传统
        1.3.2 田野与方法
    1.4 核心概念与篇章安排
2 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形成
    2.1 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2.1.1 传统地权的结构与变迁
        2.1.2 宅基地制度的正式形成
        2.1.3 为什么是集体土地所有制
    2.2 宅基地治理制度的形成
        2.2.1 一户一宅的制度
        2.2.2 农民的集中居住
    2.3 小结
3 弱财产属性与宅基地治理
    3.1 宅基地制度的变迁及问题
        3.1.1 小农经济与宅基地利用
        3.1.2 宅基地的“结合治理”
    3.2 宅基地治理制度的变迁
        3.2.1 宅基地治理的问题
        3.2.2 宅基地的“脱嵌治理”
    3.3 宅基地利用问题及治理
        3.3.1 人口流动与宅基地利用
        3.3.2 集体主导的宅基地退出
        3.3.3 宅基地的流转及治理
    3.4 小结
4 强财产属性与宅基地治理
    4.1 宅基地强财产属性与利用问题
        4.1.1 宅基地初始取得的市场化
        4.1.2 宅基地使用制度遭遇挑战
    4.2 宅基地治理的两类问题
        4.2.1 老村宅基地无法退出
        4.2.2 以地为利的治理实践
    4.3 宅基地治理制度创新
        4.3.1 政府的规范化管理实践
        4.3.2 为何会出现宅基地入市
        4.3.3 高效的宅基地集体治理
    4.4 小结
5 宅基地产权制度变迁实践
    5.1 宅基地流转现象增多
        5.1.1 乡村规划实施不力
        5.1.2 违建房的治理困境
    5.2 宅基地产权制度变迁
        5.2.1 宅基地确权的逻辑
        5.2.2 征地制度改革的是非
        5.2.3 物权法与宅基地效率
    5.3 小结
6 土地管理制度变迁实践
    6.1 城乡统一的土地管理
        6.1.1 城乡建设用地的联动
        6.1.2 农用地与宅基地的联动
    6.2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打通
        6.2.1 增减挂钩政策的性质
        6.2.2 拆旧建新的政策实践
    6.3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完善
        6.3.1 地票交易价格的本质
        6.3.2 地票制度的农村实践利弊
        6.3.3 指标交易政策的反思
    6.4 小结
7 宅基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
    7.1 统筹宅基地制度的目标层次
    7.2 坚持土地制度的宪法秩序
    7.3 走向义利合一的宅基地制度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部分科研作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与实践模式的演进——基于成都市的考察[J]. 田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2]从“祖业观”到“物权观”:土地观念的演变与沖突——基于广东省Y村地权之争的社会学分析[J]. 陈锋.  中国农村观察. 2014(06)
[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性质及实践逻辑[J]. 谭林丽,刘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4]农村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博弈:空间、主体与策略——基于荆门市城郊农村的调查[J]. 杨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5]宅基地管理与物权法的适用限度[J]. 桂华,贺雪峰.  法学研究. 2014(04)
[6]宅基地退出应当缓行[J]. 贺雪峰.  中国土地. 2014(06)
[7]农村阶层分化与“住房地位群体”[J]. 刘锐,刘小峰.  人文杂志. 2014(05)
[8]论拆违中的选择性治理——以豫中市郊征拆村为讨论基础[J]. 郭云超,刘锐.  学术论坛. 2014(05)
[9]浙江:低效用地高效开发[J].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领导决策信息. 2014(14)
[10]宅基地使用权性质及农民居住权利之保障[J]. 郑尚元.  中国法学. 2014(02)

博士论文
[1]农村宅基地退出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 黄贻芳.华中农业大学 2014
[2]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整理问题研究[D]. 梁丹辉.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3]征迁政治[D]. 耿羽.华中科技大学 2013
[4]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 张世勇.华中科技大学 2011
[5]地权增值分配的社会机制[D]. 朱静辉.华东理工大学 2011
[6]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D]. 罗瑞芳.南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75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475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d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