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农地发展权的创设及其在农地保护中的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9 01:35
  保护农地,本质上是保护农业和粮食安全,保护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中国,保护农地除了具有保护农业生产能力这一历史使命外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那就是保护农民和保证社会稳定。以1997年中共中央发出的第11号文件和1998年九届人大第四次常委会修订通过并于1999年开始实施的《土地管理法》为标志,我国的农地利用保护进入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基本目标的新阶段。在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和加强生态建设的大背景下,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在逐年减少。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19.50亿亩减至2005年的18.30亿亩,10年内我国耕地面积减少1.2亿亩。整个农地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其中尤以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最为突出。 我国曾制定了众多的农地保护政策,动用了所有可能的经济、政治、法律、技术等诸多手段来遏制过速的农地非农化,近年来学术界也对农地保护特别是耕地保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农地保护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作为承载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任务的耕地实质是一种公共产品理应由国家来提供,在现实中却由农民和地方政府承担了耕地保护的大部分成本,相对全社会来...

【文章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86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一) 研究的技术路线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 论文可能的创新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动态
        (一) 农地保护的国外研究动态
        (二) 农地发展权的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动态
        (一) 农地保护的国内研究动态
        (二) 农地发展权的国内研究动态
    三、国外农地保护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 国外的农地保护经验
        (二) 发达国家农地保护政策借鉴
    四、农地发展权的国际比较和借鉴
第三章 基础理论与基本概念
    一、基础理论
        (一) 公共物品理论
        (二) 外部性理论
        (三) 产权理论
        (四) 管制理论
        (五) 地租地价理论
    二、基本概念
        (一) 土地
        (二) 农地
        (三) 制度
        (四) 土地制度
        (五) 农地保护
第四章 我国农地保护的制度演进与问题剖析
    一、我国农地保护的历史沿革
        (一) 我国农地保护的制度演进
        (二) 我国农地保护的政策梳理
    二、我国农地保护制度的政策评价与分析
        (一) 我国的农地保护政策体系
        (二) 我国农地保护政策的评价
    三、我国农地保护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 规划制度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我国农地保护失控的原因分析
        (一) 农地保护制度自身存在缺陷
        (二) 农地保护主体权责不清晰
        (三) 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
    五、基于农地发展权视角的农地保护思考
        (一) 我国农地保护制度建设的特性
        (二) 我国农地保护中农地发展权制度建设的思考
第五章 土地权利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化
    一、权利和土地权利
    二、土地权利的产生
    三、土地权利的类型
        (一) 土地所有权
        (二) 土地使用权
        (三) 空间权
        (四) 农地发展权
    四、土地权利的历史演化
第六章 农地发展权创设的相关背景分析
    一、农地发展权创设的法律环境:物权制度
        (一) 物权及物权法
        (二)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财产所有权形式的弊端
        (三) 公有制的实现:全民所有新观念
    二、农地发展权创设的制度背景:经济体制改革
        (一) 经济制度、所有制与产权制度
        (二) 市场经济导致的财产制度变革
    三、农地发展权创设的现实背景:土地管理实践需要
        (一) 国家以行政管理者身份实现土地用途管制的需要
        (二) 我国的土地征用与土地储备制度的解释与完善需要
        (三) 降低解决土地问题的交易费用、完善规划控制的需要
        (四) 用经济手段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的需要
        (五) 显化农地资源资产价格、降低农地转用的外部性损失需要
        (六) 通过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方式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第七章 农地发展权的制度构建
    一、发展、发展权与全新的农地发展权制度设计
    二、农地发展权创设的法理分析
        (一) 土地用途及其法定形态
        (二) 土地用途变化及其调节机制
        (三)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四) 农地发展权的性质与定位
    三、农地发展权的概念与内涵
    四、农地发展权的归属
    五、农地发展权的分类
        (一) 普遍的农地发展权与具体的农地发展权
        (二) 虚拟农地发展权与可移转的农地发展权
        (三) 国家农地发展权、集体农地发展权与个人农地发展权
    六、农地发展权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一) 农地发展权在土地产权束中的地位
        (二) 农地发展权与其他土地权利的关系
    七、农地发展权的配置与流转
        (一) 农地发展权的行政配置与市场配置
        (二) 农地发展权的交易与流转
第八章 农地发展权的价值分析与价格评估
    一、地价的概念与内涵
    二、农地价格的概念、内涵及影响因素
        (一) 农地特征
        (二) 农地价格及其特性
        (三) 农地价格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三、农地发展权价格的形成机理及内涵
        (一) 土地资源配置中规划与市场的效率分析
        (二) 农地发展权价值的经济学分析
        (三) 农地发展权的价格涵义
        (四) 农地发展权的收益分配
    四、农地发展权价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一) 农地发展权估价的基础理论
        (二) 农地发展权价格的评估方法
    五、不同类型农地发展权的价值分析与价格评估
        (一) 农地资源综合权利价格的概念及其构成
        (二) 不同类型农地发展权的价值分析
        (三) 不同类型农地发展权价格评估
第九章 农地发展权在我国农地保护中的运用研究
    一、农地用途转变的内涵、类别与动态调整
        (一) 农地用途转变的内涵和类别
        (二) 农地用途转变的动态调整
    二、农地用途转变过程中的权益分析
        (一) 农地用途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权变动分析
        (二) 基于农地发展权农地转用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三、我国农地保护中农地发展权实施途径与管理方式
        (一) 国有化方式
        (二) 规划控制方式
        (三) 市场交易契约方式
        (四) 政府征用方式
    四、农地发展权在耕地保护中的运用
        (一) 当前我国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二) 耕地异地代保的产生和现状
        (三) 农地发展权市场配置与行政配置的效率分析
        (四) 基于农地发展权的耕地异地代保机制构建
    五、可转移农地发展权在农地流转中的运用
第十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工作和公开发表文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滚动调整中递推规划方法的应用 [J]. 王群,王万茂,张颖.  广东土地科学. 2006(05)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滚动调整中递推规划方法的应用[J]. 王群,王万茂,张颖.  广东土地科学. 2006 (05)
[3]我国土地发展权构建:优化城市土地管理的新途径 [J]. 汤志林.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4]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发展权浅论——以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为视角 [J]. 刘迪香,刘小莉.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6(05)
[5]论我国农地自然增值公平分配的全面产权观 [J]. 周诚.  中国地产市场. 2006(08)
[6]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及其补偿浅析 [J]. 余向克,李何超,邓良基.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6(04)
[7]试析农地发展权的归属问题 [J]. 王万茂,臧俊梅.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6(03)
[8]农地征收价格构成与土地增值的关系 [J]. 高延娜,朱道林,王霞,郑培.  中国土地科学. 2006(02)
[9]土地纠纷急催征地制度改革 [J]. 王红茹.  中国经济周刊. 2006(09)
[10]农村土地发展权设立的必要性 [J]. 刘芳,许恒周.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02)

博士论文
[1]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研究[D]. 张效军.南京农业大学. 2006
[2]农用地分等及其应用研究[D]. 郧文聚.中国农业大学. 2005
[3]耕地估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 周建春.南京农业大学. 2005
[4]论经济转型中的土地用途管制[D]. 郭川.南京农业大学. 2001
[5]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D]. 陈利根.南京农业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农地发展权价格研究[D]. 范辉.华中农业大学. 2006
[2]土地发展权法律制度研究[D]. 单新国.西南政法大学. 2006
[3]从生命到权利[D]. 彭飞.苏州大学. 2006
[4]农地发展权定价研究[D]. 汤芳.华中农业大学. 2005
[5]我国土地发展权法律问题研究[D]. 粟庆斌.西南政法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29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529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e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