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征用导致集体资产流失的体制原因
发布时间:2021-12-17 00:45
在当代中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的时代大潮中,由于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导致了严重的村级集体资产流失,从而全方位地影响到了农村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已经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在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法绕开的一大障碍,这是学界和政界的一个共识。对于这个事关农业、农民和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对其进行研究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从当前国内研究的情况来看,围绕农村土地制度和征地政策的研究,围绕征地补偿标准的研究,其成果已经汗牛充栋,而且已经形成共识,余下要做的就是由一位有魄力的行政领导人将其纳入治理程序的问题。然而,相对来说,从集体资产流失的角度来研究征地补偿问题的文章比较少见,对于征地后农村集体资产在管理和经营中流失问题的研究则留有较大的空间,而且本人在这方面又有一定的实践基础,故作此选题。确定选题之后,在研究角度上,本人注意到了学界和各地政府围绕改革征地制度和完善征地补偿方式等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而且成效值得关注。故此,笔者没有重复他人已经做过的事情,而是提出从乡村治理结构着眼分析征地补偿问题直至征地后农村集体资产流失之体制原因的研究新角度,运用逻辑演绎和实证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并突出...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农村土地征用导致集体资产流失的现状
第一节 征地补偿偏低,是集体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节 缺乏理财意识,以致由土地征用变现来的集体资产被无效益地使用
第三节 监管不力,征地补偿费被非法占用
第四节 代行财政的职能,事实上成就了乡镇领导的政绩工程
第二章 从乡村治理结构的角度看农村土地征用导致 #集体资产流失问题
第一节 建国后乡村治理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三大关系失调与村委会角色混乱
第三节 对以村主任为代表的村民委员会缺乏实际监督
第四节 村级集体资产经营主体的缺位
第三章 对若干理论建议与改革实践的评述
第一节 关于征地制度改革问题
第二节 以苏州工业园区"土地换社保"为代表的组合补偿的得失
第三节 谈谈以"土地入股"为代表的分红(付息)制补偿方式
第四节 对改革思路的进一步探讨
第四章 浅议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节 对理论逻辑的进一步推敲和国际经验之参考
第二节 浙江省瑞安农村合作协会的经验探讨
结束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变革研究——基于“土地功能观”演变的分析[J]. 崔炳玮. 农村经济. 2007(09)
[2]失地农民的利益保护[J]. 徐丹,赵竞英,江辉,焦卫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07(08)
[3]土地征用补偿标准问题研究[J]. 崔忠波.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6(10)
[4]我国农地征收应有合理的补偿值[J]. 周诚. 中国土地. 2006(09)
[5]现行农地征用补偿标准的不合理性分析[J]. 冯金宝.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6(04)
[6]中国征地制度改革的三重效应[J]. 蔡继明,苏俊霞. 社会科学. 2006(07)
[7]对我国土地征收补偿问题的思考[J]. 曾超,赵勇奇. 中国房地产. 2006(01)
[8]按照市场经济办法确定征地补偿标准[J]. 刘亚玲. 经济学家. 2005(03)
[9]从生存成本看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J]. 陈新锋. 中国土地. 2005(05)
[10]基于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征地补偿标准研究[J]. 王顺祥,姜正杰,王烨. 国土资源. 2004(12)
本文编号:3539099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农村土地征用导致集体资产流失的现状
第一节 征地补偿偏低,是集体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节 缺乏理财意识,以致由土地征用变现来的集体资产被无效益地使用
第三节 监管不力,征地补偿费被非法占用
第四节 代行财政的职能,事实上成就了乡镇领导的政绩工程
第二章 从乡村治理结构的角度看农村土地征用导致 #集体资产流失问题
第一节 建国后乡村治理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三大关系失调与村委会角色混乱
第三节 对以村主任为代表的村民委员会缺乏实际监督
第四节 村级集体资产经营主体的缺位
第三章 对若干理论建议与改革实践的评述
第一节 关于征地制度改革问题
第二节 以苏州工业园区"土地换社保"为代表的组合补偿的得失
第三节 谈谈以"土地入股"为代表的分红(付息)制补偿方式
第四节 对改革思路的进一步探讨
第四章 浅议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节 对理论逻辑的进一步推敲和国际经验之参考
第二节 浙江省瑞安农村合作协会的经验探讨
结束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变革研究——基于“土地功能观”演变的分析[J]. 崔炳玮. 农村经济. 2007(09)
[2]失地农民的利益保护[J]. 徐丹,赵竞英,江辉,焦卫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07(08)
[3]土地征用补偿标准问题研究[J]. 崔忠波.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6(10)
[4]我国农地征收应有合理的补偿值[J]. 周诚. 中国土地. 2006(09)
[5]现行农地征用补偿标准的不合理性分析[J]. 冯金宝.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6(04)
[6]中国征地制度改革的三重效应[J]. 蔡继明,苏俊霞. 社会科学. 2006(07)
[7]对我国土地征收补偿问题的思考[J]. 曾超,赵勇奇. 中国房地产. 2006(01)
[8]按照市场经济办法确定征地补偿标准[J]. 刘亚玲. 经济学家. 2005(03)
[9]从生存成本看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J]. 陈新锋. 中国土地. 2005(05)
[10]基于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征地补偿标准研究[J]. 王顺祥,姜正杰,王烨. 国土资源. 2004(12)
本文编号:3539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539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