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0 13:35
  耕地保护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食物安全和社会稳定,我国长期以来把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土地用途管制这一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近年来,耕地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耕地质量退化、荒漠化日益突出,城乡非农建设乱占滥用耕地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根据我国耕地保护陷入困境、耕地保护政策运行效果不佳的现实,分析耕地保护的主体和耕地保护的客体对耕地保护政策的影响,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分析耕地政策保护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寻求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建议,为耕地保护政策创新与完善提供参考。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及观点概括如下: 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分析耕地变动的影响因素,以新疆为实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影响耕地变动政策因素。从制度经济学有限理性人的假设、信息不对称假设和制度作为内生变量出发,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得出耕地保护主体——中央政府具有强烈的耕地保护倾向、地方政府具有耕地非农化的倾向,农民具有耕地保护较弱的倾向,在此基础上建立耕地保护主体间的博弈模型,并进行博弈均衡分析,针对耕地保护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耕地保护政策完善与创新的建议。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背景
    1.3 国内外耕地保护政策研究
    1.4 耕地的概念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6 可能的创新和难点
第二章 制度经济学分析的相关理论
    2.1 产权理论
    2.2 交易费用理论
    2.3 委托一代理理论
    2.4 制度变迁理论
第三章 耕地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耕地变动的影响因素
    3.2 影响新疆耕地数量变动的政策驱动因子分析
第四章 我国耕地保护及其运行政策分析
    4.1 耕地保护的基础——耕地产权制度
    4.2 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4.3 耕地保护的战略对策——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
    4.4 监督检查法律责任
第五章 耕地保护博弈模型分析
    5.1 耕地保护主体的倾向性分析
    5.2 耕地保护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第六章 耕地保护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1 产权不清是耕地保护的制度性约束因素
    6.2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缺乏全面性
    6.3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缺乏权威性
    6.4 耕地保护监督检查缺乏力度
    6.5 我国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缺乏完整性
第七章 完善耕地保护政策的措施及建议
    7.1 耕地产权制度创新是耕地保护的关键
    7.2 耕地保护政策与市场配置土地结合是耕地保护的出路
    7.3 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是耕地保护的保证
    7.4 建立耕地储备制度是耕地保护的后备潜力
    7.5 全社会参与是耕地保护的生命力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趋势分析与数据重建:1949~2003[J]. 封志明,刘宝勤,杨艳昭.  自然资源学报. 2005(01)
[2]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及对策浅析[J]. 叶秀如.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4(11)
[3]用制度经济学分析土地产权交易中存在的问题[J]. 梁桂保,向为民.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02)
[4]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博弈分析[J]. 李霄.  农业经济问题. 2003(12)
[5]我国当前农村发展热点问题博弈分析[J]. 陈锡鹏,胡日东.  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11)
[6]中国农地保护:理论与政策分析[J]. 钱忠好.  管理世界. 2003(10)
[7]加拿大的农地保护[J]. 陈莹.  中国土地. 2003(10)
[8]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数量和质量分析[J]. 郑海霞,封志明.  资源科学. 2003(05)
[9]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有多高?——城市地理研究为什么要借助分形几何学?[J]. 陈彦光.  城市规划. 2003(07)
[10]耕地危机与城市化进程的盲目性[J]. 于伯华,郑新奇.  城市问题. 2003(03)



本文编号:3664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664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9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