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影响因素与补偿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1 02:5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成为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物,在这个过程中,“三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这一问题的解决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涌入,农村人口的频繁变动成为当下中国农村社会的主要现象,伴随而来的是农民的身份与其职业、收入和空间特征发生了不同层次的分立。同时,由于现代农村经济社会秩序没有建立完善,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涌入,出现耕地空置、乡村空巢、产业空心的“三空”现象,由此引发了承包地粗犷经营和土地闲置、耕地资源低效配置和离农农民“半市民化”的现实格局。日益突出的土地价值矛盾和农民内心产生的不公平感成为农地治理工作及农村整体甚至整个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构建完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制度迫在眉睫,而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更是尤为重要。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规定也有一定的缺陷,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经济持续的增长,这些制约因素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因地制宜的逐步推进农村土地改革进程,制定出完善的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及相应的补偿机制,对于开展土地规模经营从而提高耕地资源配置率及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具...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3.3 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1 概念界定
2.1.2 理论基础
2.2 农民退地分析及补偿机制
2.2.1 农民退地分析
2.2.2 农民土地承包权退出的鼓励机制
2.3 农民土地承包权退出的理论分析
2.3.1 土地退出的类型
2.3.2 土地退出理论分析
第三章 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邵阳地区为例
3.1 研究区概况
3.2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3.2.1 模型概述
3.2.2 变量的选择与定义
3.2.3 数据获得与样本数据分析
3.2.4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第四章 土地承包权退出经济补偿核算标准
4.1 土地承包权价值构成
4.2 基于理论标准测算模型的经济补偿标准核算
4.2.1 测算公式
4.2.2 耕地保障价值测算
4.2.3 土地承包权退出经济补偿理论标准
4.3 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的经济补偿标准测算
4.3.1 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受偿意愿理论分析
4.3.2 条件价值评估法及经济学原理
4.3.3 条件价值评估法常见偏差及规避
4.3.4 受访农户受偿意愿测算
4.3.5 基于农民意愿的土地承包权退出补偿标准
4.4 土地承包权退出经济补偿标准的确定
第五章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土地承包权退出的经济补偿机制..
5.1 补偿原则
5.1.1 公平原则
5.1.2 “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5.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5.1.4 帕累托最优原则
5.2 土地承包权退出补偿主体、客体和对象
5.3 土地承包权退出经济补偿的标准及依据
5.3.1 土地承包权退出实践中的经济补偿标准
5.3.2 土地承包权退出经济补偿标准及依据的农户选择
5.4 土地承包权退出经济补偿形式
5.4.1 土地承包权退出经济补偿形式的农户选择
5.4.2 多样化土地承包权退出经济补偿形式
5.5 土地承包权退出经济补偿的责任主体
5.5.1 农地实际经营者
5.5.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5.5.3 政府
5.6 基于退地意愿影响因素调查的土地承包权退出经济补偿机制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89199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3.3 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1 概念界定
2.1.2 理论基础
2.2 农民退地分析及补偿机制
2.2.1 农民退地分析
2.2.2 农民土地承包权退出的鼓励机制
2.3 农民土地承包权退出的理论分析
2.3.1 土地退出的类型
2.3.2 土地退出理论分析
第三章 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邵阳地区为例
3.1 研究区概况
3.2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3.2.1 模型概述
3.2.2 变量的选择与定义
3.2.3 数据获得与样本数据分析
3.2.4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第四章 土地承包权退出经济补偿核算标准
4.1 土地承包权价值构成
4.2 基于理论标准测算模型的经济补偿标准核算
4.2.1 测算公式
4.2.2 耕地保障价值测算
4.2.3 土地承包权退出经济补偿理论标准
4.3 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的经济补偿标准测算
4.3.1 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受偿意愿理论分析
4.3.2 条件价值评估法及经济学原理
4.3.3 条件价值评估法常见偏差及规避
4.3.4 受访农户受偿意愿测算
4.3.5 基于农民意愿的土地承包权退出补偿标准
4.4 土地承包权退出经济补偿标准的确定
第五章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土地承包权退出的经济补偿机制..
5.1 补偿原则
5.1.1 公平原则
5.1.2 “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5.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5.1.4 帕累托最优原则
5.2 土地承包权退出补偿主体、客体和对象
5.3 土地承包权退出经济补偿的标准及依据
5.3.1 土地承包权退出实践中的经济补偿标准
5.3.2 土地承包权退出经济补偿标准及依据的农户选择
5.4 土地承包权退出经济补偿形式
5.4.1 土地承包权退出经济补偿形式的农户选择
5.4.2 多样化土地承包权退出经济补偿形式
5.5 土地承包权退出经济补偿的责任主体
5.5.1 农地实际经营者
5.5.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5.5.3 政府
5.6 基于退地意愿影响因素调查的土地承包权退出经济补偿机制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891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789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