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本与收益分析的国有企业职业教育办学困境的形成与破解路径
发布时间:2022-01-02 11:14
随着管理体制的变化,国有企业所办职业教育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其办学成本逐渐大于办学收益。以公共物品与集团理论进行考察,国有企业所办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格局应随着办学收益所覆盖群体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国有企业所办职业院校法律地位的"模糊"与"冲突"、政府财政支持的"若有"与"若无",导致国有企业所办职业院校陷入在管理体制上属于公办院校,但又缺乏法律依据的办学困局。国有企业所办职业院校外部资源获取能力的不足导致其面临办学困境时的无能为力。因此,走出国有企业职业教育办学困境的关键在于政府应明确国有企业所办职业院校的法律地位,建立完善的成本分担机制,并不断增强其外部资源获取能力。
【文章来源】:高校教育管理. 2020,14(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布坎南物品属性划分
厘清“办学成本”和“办学收益”的概念是分析不同时期国有企业所办职业教育成本与收益变化规律的前提。国有企业所办职业教育的成本是指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所支出的教育资源的价值[8],其收益既包括内部收益,也包括外部收益[9]。内部收益是指国有企业所办职业教育满足国有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带来的利益;外部收益是指国有企业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和其他主体带来的利益。因此,国有企业内部收益以其所办职业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留在国有企业工作的规模与比重为衡量标准;国有企业分担的成本以其划拨给职业院校办学的资金及其缴纳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多少为衡量标准。社会享受的收益以国有企业所办职业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在国有企业以外工作的规模与比重为衡量标准;社会分担的成本主要以其他企业支付给国有企业的培训费、其他企业缴纳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实际划拨给国有企业所办职业院校的多少为衡量标准。学生享受的收益以其是否在国有企业所办职业院校上学为衡量标准;分担的成本以其是否缴纳学费为衡量标准。由此,本研究形成国有企业所办职业教育的收益分布和成本分担分析框架(见图2)。二、国有企业所办职业教育成本与收益的历史演变分析
在成本分担上,按照当时的投资管理体制,国有企业承担主要办学经费。根据《关于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和开支范围的暂行规定》,企业单位和统一核算公司的职工教育所用资金直接列入生产成本,也可以将企业营利的一部分用于职工教育。这一时期国有企业所办职业教育设有专门的成本账目,其办学资金通过列入成本账目的方式由国有企业自己承担。因此,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所办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格局与收益分布格局一一对应(见图3),国有企业分担的办学成本与享受的办学收益保持均衡。(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所办职业教育的收益与成本分析(1984—1997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框架建构与困境消解[J]. 潘海生,宋亚峰,王世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2]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收益及差异性分析[J]. 冉云芳. 教育发展研究. 2018(19)
[3]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基于文献分析视角[J]. 韩喜梅,王世斌,潘海生,余慧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5)
[4]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再审思[J]. 吴康宁. 教育研究. 2016(08)
[5]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J]. 童卫军,任占营.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06)
[6]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03)
[7]我国企业办职业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J]. 苏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27)
硕士论文
[1]公立高等学校院系成本效益评价研究[D]. 李偲萌.湖南农业大学 2017
[2]国企型职业院校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D]. 程李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3]国有大型企业所属职业学校办学问题研究[D]. 张力.华东师范大学 2011
[4]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庞世俊.天津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64073
【文章来源】:高校教育管理. 2020,14(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布坎南物品属性划分
厘清“办学成本”和“办学收益”的概念是分析不同时期国有企业所办职业教育成本与收益变化规律的前提。国有企业所办职业教育的成本是指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所支出的教育资源的价值[8],其收益既包括内部收益,也包括外部收益[9]。内部收益是指国有企业所办职业教育满足国有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带来的利益;外部收益是指国有企业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和其他主体带来的利益。因此,国有企业内部收益以其所办职业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留在国有企业工作的规模与比重为衡量标准;国有企业分担的成本以其划拨给职业院校办学的资金及其缴纳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多少为衡量标准。社会享受的收益以国有企业所办职业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在国有企业以外工作的规模与比重为衡量标准;社会分担的成本主要以其他企业支付给国有企业的培训费、其他企业缴纳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实际划拨给国有企业所办职业院校的多少为衡量标准。学生享受的收益以其是否在国有企业所办职业院校上学为衡量标准;分担的成本以其是否缴纳学费为衡量标准。由此,本研究形成国有企业所办职业教育的收益分布和成本分担分析框架(见图2)。二、国有企业所办职业教育成本与收益的历史演变分析
在成本分担上,按照当时的投资管理体制,国有企业承担主要办学经费。根据《关于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和开支范围的暂行规定》,企业单位和统一核算公司的职工教育所用资金直接列入生产成本,也可以将企业营利的一部分用于职工教育。这一时期国有企业所办职业教育设有专门的成本账目,其办学资金通过列入成本账目的方式由国有企业自己承担。因此,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所办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格局与收益分布格局一一对应(见图3),国有企业分担的办学成本与享受的办学收益保持均衡。(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所办职业教育的收益与成本分析(1984—1997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框架建构与困境消解[J]. 潘海生,宋亚峰,王世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2]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收益及差异性分析[J]. 冉云芳. 教育发展研究. 2018(19)
[3]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基于文献分析视角[J]. 韩喜梅,王世斌,潘海生,余慧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5)
[4]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再审思[J]. 吴康宁. 教育研究. 2016(08)
[5]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J]. 童卫军,任占营.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06)
[6]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03)
[7]我国企业办职业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J]. 苏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27)
硕士论文
[1]公立高等学校院系成本效益评价研究[D]. 李偲萌.湖南农业大学 2017
[2]国企型职业院校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D]. 程李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3]国有大型企业所属职业学校办学问题研究[D]. 张力.华东师范大学 2011
[4]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庞世俊.天津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64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benguanlilunwen/3564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