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城市公共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研究——基于上海市2000~2009年的数据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15 08:02

  本文选题:城市公共管理系统 切入点:协同发展 出处:《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如何实现城市公共管理体系协同发展是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的关键。解决城市"治理失灵"问题需要公共管理各子系统相互协调配合使系统整体协同发展。本文基于上海市2000~2009年间城市发展数据,对上海公共管理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实证分析,从静态和动态协同度来看,上海市公共管理系统协同发展程度保持上升趋势。但进一步研究发现,上海市城市公共管理需要在继续改善经济调节与严格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着力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
[Abstract]:How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public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urban governan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rban "governance failure", it is necessary for all subsystem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o coordinate with each other so that the system can develop in a coordinated way. Data on urban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from 2000 to 2009,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degre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public management system, the degre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public management system keeps an upward trend from the static and dynamic degree of coordination. While continuing to improve economic regulation and strict market supervision, Shanghai's urb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ed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strengthening social management and public service functions, and tilt more public resources, such as financial and material resources, to social management and public services. Efforts will be made to improve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strengthen social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金融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区域治理视野下的公共管理系统竞争与协同机制研究”(11YJCZH08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99.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解亚红;“协同政府”: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新阶段[J];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杜治洲;汪玉凯;;电子政务与政府协同管理模式的发展[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2 李金龙;何滔;;我国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与创新路径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谢琳琳;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2 赵豪迈;电子政务中政府模型与建模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牛昆仑;盎格鲁—萨克逊国家新公共管理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朱虹;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公共服务协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继明;论法官自由裁量权[D];山东大学;2006年

2 贺佐成;电子政务协同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霞;公共管理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02期

2 周晓丽;新公共管理:反思、批判与超越——兼评新公共服务理论[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1期

3 薛宏涛,叶媛媛,沈林成,常文森;多智能体系统体系结构及协调机制研究综述[J];机器人;2001年01期

4 肖正;吴承荣;张世永;;多Agent系统合作与协调机制研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07年05期

5 刘金琨,尔联洁;多智能体技术应用综述[J];控制与决策;2001年02期

6 张建,胡克瑾;基于协作体的电子政务协同工作模型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0期

7 于津江;曹鹤飞;许海波;徐权;;复合混沌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分析[J];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8 王强,柴生秦;学习型政府——一种公共管理新理念[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张尚仁;政府模型的历史演变与政府改革[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罗忠桓;政府模式比较分析与中国的阶段目标选择[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文金;;城市品牌战略与我国新型城市化进程[J];求索;2011年06期

2 王梓蓉;施宏伟;;陕西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协同性研究[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0年06期

3 赵悦佟;;区域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基于武汉城市圈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年13期

4 刘建江;匡树岑;杨晴;刘春喜;;城市化与房地产开发的协同发展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助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第四届中国仓储物流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在渝举行[J];水运管理;2011年06期

6 徐志文;谢方;;基于统筹视角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7期

7 潘旭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港口物流协同发展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11年08期

8 ;Infor助“李宁”打造物流中心仓库管理平台[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11年08期

9 王红梅;贾强法;;论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J];现代商业;2011年24期

10 王辉龙;王先柱;;房价、房租与居民的买租选择: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慧敏;;河北省低碳经济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思路及对策研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2 蔡美香;;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发展[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3 郭志富;;河南省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协同发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侯建荣;周颖;顾锋;;都市圈城市经济系统的协同机理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侯建荣;陈洁;黄丹;;基于合作博弈的都市圈经济系统协同机制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何慧;孙德林;谭鑫;陈初;黄源通;刘倩;;基于中部地区崛起的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战略研究[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开泳;陈田;;城市战略联盟:概念、内涵、形式及途径[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刘建江;张显春;;论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A];三湘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湖南省首届《三湘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苏炜;;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的SWOT分析[A];2012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张勇;;城镇化建设是促进贵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取向[A];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首席记者 苏小红;协同发展建设绿色“金斗湾”[N];中山日报;2010年

2 记者 刘萍腾 岳肩宇;厦泉漳龙城市联盟协同发展成效瞩目[N];中国建设报;2006年

3 丁海军;我国区域经济走进协同发展新时期[N];中国海洋报;2005年

4 中共桂林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唐庆林;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N];广西日报;2011年

5 陕西省延安市药品检验所所长 时永明;技术监督与行政监督应协同发展[N];中国医药报;2008年

6 刘晓云;深圳中航地产整合业务 商业地产成为核心[N];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

7 郑建玲;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协同发展[N];中国质量报;2008年

8 本报评论员 李波;更追求城市协同发展生态优先[N];广州日报;2005年

9 丁海军;中国区域经济:走进协同发展新时期[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10 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系副主任、副教授 官锡强;南北钦防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选择[N];广西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崔晓迪;区域物流供需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周泰;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张建武;中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陈士军;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钱乃余;中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与食品物流保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景春华;城市经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周凌云;区域物流多主体系统的演化与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静;天山北麓“奎—独—乌”地区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杨岩;港口物流与临港工业协同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江波;凯里市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4 孙晓东;我国投资的区域性差异及协同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胡云超;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刘传玉;甘肃省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缨;贵阳市金阳新区发展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8 王莹;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协同发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9 瞿浩;安徽若干省辖市公路状况评价及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性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0 张岩;基于协同学的物流金融协同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15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615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e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