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中国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体系构建与认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3 01:32

  本文选题:财务管理能力 切入点:财务管理 出处:《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摘要】: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而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是市场主体中的企业,因此,促进企业发展是“重中之重”。众所周知,企业发展的核心取决于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而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然而,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并不乐观,财务管理水平远未达到国际水准,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与跨国公司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资金管理不善、财务信息化水平不高、全面预算形同虚设、现代财务管理理念和手段缺失、与资本市场对接能力较差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和改善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就成为亟需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企业提升和加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如何促进企业加强和提升财务管理能力,一方面需要理论界对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进行系统阐述、科学界定,形成完整的指标体系,企业用可量化和可评价的指标体系来度量企业财务管理能力高低,便于企业对照要求找差距、取长补短、迎头赶上;也便于与先进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找出差距和短板。另一方面政府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可根据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指标体系包含的内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认证体系,以此认证体系来引导和推动我国企业更多的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加强财务管理,重视财务管理,以此认证体系推动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提升和财务管理水平提高。 本文选题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主要表现在: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概念,弥补目前已有研究中缺乏对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体系研究的空白,有助于解决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科学评价问题。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从企业角度看,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有利于推动企业运用现代财务管理方法,推动企业管理升级,提升企业管理创新能力,改善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落后现状,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差距。二是从政府角度来看,有利于转变财政部门以及其他政府管理部门支持企业方式,进一步发挥政府各部门宏观调控经济的职能,特别是市场经济下发挥财政等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支持和促进企业发展,强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还可为财政等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财政资金分配、政策扶持资金的投放以及出台扶持企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三是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等其他利益相关者根据认证结果作为判断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以及企业管理能力的依据,从而判断企业投资价值,促进企业不断创造价值。 本文在开篇导论中交代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和不足等内容,接着第二章通过研究企业能力内涵,在分析资源学派、能力学派和企业动态理论各种观点基础上,研究企业能力主要分为三种:技术能力、功能性能力(产品开发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在管理能力中重点分析财务管理能力,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分析财务管理的内容和职能;总结学术界对财务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的论述;界定财务管理能力内涵的理论依据是企业能力理论,指出财务管理能力不同于财务能力,得出财务管理能力的内涵是指企业在实施企业财务战略时,以持续的学习创新能力为核心组织各种财务活动、配置内外部财务资源、整合内外部财务关系时注意防范财务风险,这一系列过程中所拥有的或形成的专有资源和关键技能。 第三章创新性的提出了构成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六要素即财务战略管理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内部资源配置能力、外部资源整合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财务表现(价值创造)能力(维度)。学习创新能力维度的提出是基于企业发展是硬道理,而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需要持续学习和创新来支撑;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子战略,必须发挥体现支持企业发展战略的财务战略管理能力;基于企业的发展在于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获取更多收益的效率性提出了内部资源配置能力和外部资源整合能力维度;基于企业发展必须要统筹兼顾发展的同时,要时刻保持控制风险的安全性,提出了风险管理能力维度;企业绩效最终通过财务报告的形式展示,提出了财务表现能力维度。同时在分析财务管理能力六要素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对财务管理能力构成六要素(维度)分别阐述了每一要素的内涵、重要性和所包含的具体指标体系。 第四章以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密切相关的《企业财务通则》为依据,系统地论述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相关内容,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与理论上构建的财务管理能力所包含的内容全面对照,从而查找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这些财务管理外在表现的问题正是财务管理能力不足的内在因素所导致的结果。我国财务管理上存在着产权结构相对单一导致的股本结构不合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待完善、CFO制度缺失、财务管理职能不能及时转变、财务管控制度体系不健全不完善、资金管理不善且使用效率低下、财务信息化水平不高且迟迟不能取得突破、则务预算特别是全面预算苍白无力、财务约束与激励效率低下导致财务信息质量不高、财务人才队伍建设不合理等十种主要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促进和引导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能力。这对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同时阐述了政府推动实施财务管理能力认证具备公共管理学、制度经济学和管理控制学等理论支持。从公共管理学角度上来分析政府具有公共管理职能,通过认证这一间接管理方式,正是体现政府转变职能,向市场传递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相关信息,引导社会资源向更具竞争力的企业流动,推动社会资源合理有效配置。从制度经济学角度上分析通过认证这种制度安排,促进企业将内部信息转化为外部信息,利益相关者通过获取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信息判断企业投资价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委托-代理问题。从管理控制学角度上来分析通过认证来评价企业财务控制效果,将这一综合效果分解为人员、信息、生产、销售等多方面的控制效果,从财务控制一窥企业管理控制的全貌,促进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章从实践应用角度上,有选择性的重点借鉴IS09000、企业资信评级、商学院认证体系等国际上对认证的成功实施经验,从三种认证的认证程序、指标体系、认证方式、职能作用等方面系统描述,最终对这三种认证体系的共同之处予以总结,便于我国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的借鉴。 第六章对理论上构建的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六大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访谈、重点问卷调查等形式,从实践应用的角度上对理论上构建的财务管理能力指标体系予以界定,最终形成了15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64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实践应用指标体系。对每一个财务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分别由两到三个一级指标构成:财务战略能力基于财务战略是公司战略的子战略,以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为支撑,提出了由财务战略合理性、产权结构合理性和公司治理结构合理性三个指标构成;学习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高管和财务队伍的能力素质提高上,提出由财务中高层作用发挥、财务人才队伍建设两个指标构成;内部资源配置能力基于对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最大化效用发挥的角度,提出了由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预算管理水平、资金管理水平三个指标构成;外部资源整合能力站在财务协调企业外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上来分析,提出了由产融结合、对接资本市场、协调利益相关者三个指标构成;风险控制能力是对财务风险和其他风险的防范,立足长远,协调好长期和短期、局部和全面、眼前和长远关系的角度上,提出了由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和全面风险控制水平两个指标构成;财务表现能力主要是通过财务报告和财务绩效展示,提出了由财务报告质量和财务管理效果两个指标构成。并对这些指标体系的具体评价方法和标准做了详细论述。 第七章主要解决怎样进行财务管理能力认证问题,要明确财务管理能力认证相关机构及相关要求,确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实施流程,建立财务管理能力认证信息服务平台,阐明财务管理能力认证结果的应用。明确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体系的认可主体应该由政府机构担任,其主要职能是对申请取得财务管理能力认证资格的机构进行认可,并实行监督管理。认证主体可以是从事证券期货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以及具备从事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的资信评级机构。认证应采用强制认证和自愿认证相结合的方式,从财务管理能力认证的程序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明确了认证结果的应用领域。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群,汪清;论企业财务核心能力[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谷奇峰;丁慧平;;企业能力理论研究综述[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朱开悉;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4 何韧;;银企关系与银行贷款定价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0年01期

5 郝成林;齐荣光;郭江山;;企业财务竞争力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3期

6 孙新宪;胡建琦;;财务核心能力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2期

7 黄世忠;强化公司治理 完善控制环境[J];财会通讯;2001年01期

8 周普;陈兴述;;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探讨[J];财会通讯;2006年09期

9 周普;陈兴述;;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设计[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年03期

10 张星文;企业财务能力诊断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会月刊;2003年23期



本文编号:1703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703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6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