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管理模型的海南旅游公众参与研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寇东亮;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意义、条件与原则[J];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2 周宇;;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办法》喝彩[J];绿色中国;2006年11期
3 何祖洪;;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05期
4 刘钢;;浅谈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公众参与[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7期
5 姚云云;匡瑾嶙;张庆霞;;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7年11期
6 刘倚源;尉志凌;;论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6期
7 刘畅;;浅谈真正的公众参与[J];商业经济;2011年19期
8 卢莎;唐小玲;李铁新;胡献舟;;长沙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现状调查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年02期
9 杨静;;规划公众参与的转型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2期
10 李松;尤琼智;任景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方法研究与案例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现学;;对公众参与制度化的探索——深圳市龙岗“顾问规划师制度”的构建[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石莎;;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3 任清娟;;浅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公众参与[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尹根成;盛志辉;郭洪光;乔冬云;;如何在社会服务行业环评项目中开展公众参与[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5 宋万忠;;加强公众参与、提高环境监管效力[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6 刘华;;论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若干问题[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7 樊振辉;罗雅雪;;世界银行环评的公众参与实例分析[A];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4年
8 庞少静;樊振辉;;环评中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及方法探讨[A];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4年
9 高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探讨[A];济南市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姜世平;;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珞珈山;土地规划应吸引公众参与[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孙田;公众参与:最关注的热点[N];建筑时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徐晓敬;公众参与环保 沈阳首开先河[N];辽宁日报;2005年
4 卢新宁;加快建立公众参与环保机制[N];人民日报;2003年
5 ;公众参与环保之我见[N];人民日报;2005年
6 实习记者 彭羡;专家共议公众参与环保立法[N];中国环境报;2006年
7 陈谦;从公众参与看利益协调[N];中国环境报;2007年
8 丽萍;环保三支柱:政府推动+企业支持+公众参与[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9 吴学安;公众参与是环保的建设性力量[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10 刘婧娟;“危改”过程中的公众参与[N];财经时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明红;我国环境执法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郭迎春;我国政府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黄俊;长沙市公众参与腐败治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杨亚东;建构公共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治理模型[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5 吕嘉欣;广州“三旧”改造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6 宋万忠;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监督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王旎;论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中的公众参与[D];中南大学;2009年
8 潘军海;新时期公众参与反腐败之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9 曲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晓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64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564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