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探究——以云南省耿马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09 21:25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聚焦于边疆地区,通过对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开发与再造实践进行考察,具体分析了民族文化研究和保护力量、民族语言文字传承体系、民族文化传播渠道、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对接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发现民族文化研究与保护不够深入、民族语言文字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民族文化传播缺乏影响力、民族文化时代性转化和创新乏力等问题,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以期为边疆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文章来源】: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20(06)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现状
二、耿马县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实践
(一)民族文化研究和保护力量初具规模
(二)民族语言文字传承体系初具雏形
(三)民族文化传播渠道日渐丰富
1. 积极举办节庆活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
2. 组织研究机构及专家学者编撰和出版民族文化著作。
(四)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对接初具成效
1. 恢复民族传统仪式,探索与现代仪式相嫁接。
2. 积极建设带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耿马县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研究与保护不够深入、规范和系统
(二)民族语言文字教育传承体系不够完善
(三)民族文化传播的方式有待改进
1. 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有待提升。
2. 节庆活动的内涵有待拓展。
3. 民族文化传播技术的现代化建设较为薄弱,新媒体应用有限。
(四)民族文化现代转化和创新乏力
1. 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对接困难,民间民族技艺传承人后继乏人。
2. 民族风俗礼仪逐步被淡化。
四、耿马县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一)健全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制度
1. 依靠制度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2. 因地制宜,细化民族文化保护政策措施,完善相关法规。
3. 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二)创新和完善民族语言文字教育体系
1. 因地制宜推进“双语教育”。
2. 着力提高相关人员的民族语言文字水平。
(三)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1. 要运用好互联网和新媒体。
2. 注重产业融合,打响民族文化品牌。
(四)以文化重构的形式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创新
1. 积极打造“生态博物馆”型民族特色村寨。
2. 保护和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师生“共在”: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视角与实践路径[J]. 李卫英,刘灿. 民族教育研究. 2019(02)
[2]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版权立法保护研究[J]. 洪榆峰,张云平,王纪波,张林洪.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3]风险视角下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与审计策略[J]. 刘莹.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9(02)
[4]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危机与应对——基于文化基因视角[J]. 李明,么加利. 社会科学文摘. 2019(01)
[5]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与对策浅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为例[J]. 黄启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1)
[6]社会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 娄章胜,袁校卫,陈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11)
[7]文化重构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以湘西民族旅游文化为例[J]. 明跃玲.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本文编号:3178049
【文章来源】: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20(06)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现状
二、耿马县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实践
(一)民族文化研究和保护力量初具规模
(二)民族语言文字传承体系初具雏形
(三)民族文化传播渠道日渐丰富
1. 积极举办节庆活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
2. 组织研究机构及专家学者编撰和出版民族文化著作。
(四)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对接初具成效
1. 恢复民族传统仪式,探索与现代仪式相嫁接。
2. 积极建设带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耿马县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研究与保护不够深入、规范和系统
(二)民族语言文字教育传承体系不够完善
(三)民族文化传播的方式有待改进
1. 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有待提升。
2. 节庆活动的内涵有待拓展。
3. 民族文化传播技术的现代化建设较为薄弱,新媒体应用有限。
(四)民族文化现代转化和创新乏力
1. 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对接困难,民间民族技艺传承人后继乏人。
2. 民族风俗礼仪逐步被淡化。
四、耿马县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一)健全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制度
1. 依靠制度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2. 因地制宜,细化民族文化保护政策措施,完善相关法规。
3. 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二)创新和完善民族语言文字教育体系
1. 因地制宜推进“双语教育”。
2. 着力提高相关人员的民族语言文字水平。
(三)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1. 要运用好互联网和新媒体。
2. 注重产业融合,打响民族文化品牌。
(四)以文化重构的形式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创新
1. 积极打造“生态博物馆”型民族特色村寨。
2. 保护和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师生“共在”: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视角与实践路径[J]. 李卫英,刘灿. 民族教育研究. 2019(02)
[2]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版权立法保护研究[J]. 洪榆峰,张云平,王纪波,张林洪.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3]风险视角下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与审计策略[J]. 刘莹.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9(02)
[4]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危机与应对——基于文化基因视角[J]. 李明,么加利. 社会科学文摘. 2019(01)
[5]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与对策浅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为例[J]. 黄启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1)
[6]社会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 娄章胜,袁校卫,陈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11)
[7]文化重构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以湘西民族旅游文化为例[J]. 明跃玲.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本文编号:3178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178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