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主体责任分担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03:07

  本文关键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主体责任分担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入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空前的。虽然我国2000年才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但就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大约15.5%的现实情况而言,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问题不亚于甚至远远大于其他老龄化国家。因此,对于养老保障体系的研究和构建已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课题。其中,养老服务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目前我国养老服务的背景是,一方面,虽然家庭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仍占有基础性的地位,但由于受到体制转型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传统家庭的养老功能不断弱化;而另一方面,我国机构养老的发展不尽入意,也一直没能成为养老服务中的主要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模式的出现,使我匿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看到了新的曙光。然而,由于我国居家养老还处在初级阶段,缺乏经验,再加上我国复杂的现实情况,导致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功能没能得到有效发挥。其中,如何整合政府、社区、市场、社会组织以及家庭等多种资源和多元力量来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本文的目的则正是希望弄清上述参与主体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如何相互协调以发挥最大的作用。本文主要运用公共产品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通过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来研究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主体的责任分担问题。从结构上看,前两章先是给出了论文写作的背景、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等,作为论文的切入点;第三章则主要描述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清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中各参与主体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通过介绍国外的居家养老服务的多元主体参与情况,以此为我国提供借鉴;第五章是给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五个参与主体以明确的责任划分,并试着探索了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总体上看,本文在坚持“政府主导、扩大社会参与、依托社区开展居家养老”的道路下,对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政府、社区、市场、社会组织和家庭这五大责任主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它们在参与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英国、美国和日本的经验的基础上,重新明确了各个主体的职责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合作。五者的有机结合有助于促进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提升养老服务的水平,推进老龄事业的发展并加速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
【关键词】:居家养老服务 多元主体参与 责任分担 协调合作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6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8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8-12
  • 1.1.1 研究背景8-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2-16
  • 1.2.1 国外居家养老服务综述12-13
  • 1.2.2 国内居家养老服务综述13-16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16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16-18
  • 2 居家养老服务和责任分担的相关概念与理论18-24
  • 2.1 居家养老服务与责任分担的相关概念18-21
  • 2.1.1 养老服务的概念与基本模式18-19
  • 2.1.2 社区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19-21
  • 2.1.3 养老服务中的责任分担21
  • 2.2 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主体责任分担的理论基础21-24
  • 2.2.1 公共产品理论21-22
  • 2.2.2 福利多元主义22-23
  •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23-24
  • 3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4-39
  • 3.1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历史沿革及现状24-31
  • 3.1.1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历史沿革24-26
  • 3.1.2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26-29
  • 3.1.3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29-31
  • 3.2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参与主体31-32
  • 3.3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主体的参与状况32-39
  • 3.3.1 政府的越位、缺位和错位33-34
  • 3.3.2 社区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34
  • 3.3.3 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独立性不够34-37
  • 3.3.4 养老企业发展困难,参与度低37
  • 3.3.5 家庭的功能没有得到重视37-39
  • 4 国外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主体参与的实践及启示39-46
  • 4.1 国外居家养老服务实践及多元主体参与39-43
  • 4.1.1 英国的居家养老服务39-41
  • 4.1.2 美国的居家养老服务41-42
  • 4.1.3 日本的居家养老服务42-43
  • 4.2 国外居家养老服务实践对我国的启示43-46
  • 4.2.1 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法律法规43
  • 4.2.2 政府指导下的社区自治43-44
  • 4.2.3 服务提供的多样化与专业化44
  • 4.2.4 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44-45
  • 4.2.5 重视家庭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作用45-46
  • 5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主体的责任分担与协作46-56
  • 5.1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主体责任划分46-53
  • 5.1.1 政府的责任定位46-48
  • 5.1.2 社区的责任定位48-49
  • 5.1.3 社会组织的责任定位49-50
  • 5.1.4 市场的责任定位50-51
  • 5.1.5 家庭的责任定位51-53
  • 5.2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调53-56
  • 6 结论与不足56-57
  • 6.1 研究结论56
  • 6.2 不足之处56-57
  • 参考文献57-60
  • 后记60-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亦楠;;论电梯事故中的责任分担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3年36期

2 ;猪粪是否排入养鱼区 难查清责任分担[J];农民致富之友;2007年02期

3 吴荻;宋永强;;浅析当事人欺诈登记的责任分担[J];消费导刊;2008年16期

4 林玉莹;孙聪;;大规模侵权案件之产品责任分担——以“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为例[J];海峡科学;2009年03期

5 王竹;杨立新;;侵权责任分担论[J];法学家;2009年05期

6 赵东航;;义务帮工的侵权责任分担[J];人民之声;2010年06期

7 涂忠仁;略论工程质量事故的责任分担问题[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唐仪萱;;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担规则设计[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山田昌弘;白河桃子;;日本进入“婚活”时代[J];决策与信息;2011年03期

10 钟开斌;;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急财力保障与多元责任分担[J];改革;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水苗;孙琼;;污水集中处理的模式及法律责任分担[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法院 徐楠 闫时松;损伤参与度案件的赔偿责任分担[N];人民法院报;2012年

2 颜小霞 周美华;高速公路发生意外事故的责任分担[N];江苏法制报;2013年

3 刘开;人保与物保并存的责任分担[N];江苏法制报;2013年

4 赵玉保;发包人与雇主的责任分担[N];江苏法制报;2014年

5 王月;燃放烟花引发事故责任分担[N];江苏法制报;2014年

6 赵向梅邋张俊;该案在责任分担上能否按雇佣关系定性[N];江苏法制报;2008年

7 高聚 李永居;离奇车祸后的责任分担[N];江苏法制报;2011年

8 苏志鑫 鲍敏;无证驾驶他人车辆的责任分担[N];江苏法制报;2012年

9 南京大学法学院 傅志成;代理销售引发的责任分担[N];江苏法制报;2007年

10 翻译 李勇;试验数据披露引发责任分担讨论[N];医药经济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倩霄;论运行危险对道路交通侵权责任的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2 罗浚铖;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主体责任分担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3 方强;结伙互殴致损侵权责任分担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肖宇;城市群管委会主导下的地方政府责任分担[D];中南大学;2012年

5 常静;BOT项目提前终止责任分担的模糊决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6 陈妙;证券虚假陈述诉讼证明责任分担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王娜;户外自助游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8 辛苑;农村养老责任分担制度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9 吴晓娟;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律规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10 包丽丽;机动车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主体责任分担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34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f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