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酒店管理论文 >

民宿空间分布的集聚模式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杭州、湖州、恩施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1-07-30 07:01
  近年来,民宿依托其个性化的服务以及温馨的住宿体验发展起来并走向成熟,其在空间上的集聚也推动着民宿产业向集群化和专业化发展。论文选取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和湖北省恩施州3个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途家网的民宿数据,运用全局自相关统计量和局域Getis-Ord Gi*指数分析三地民宿的集聚模式,并从区位、交通、旅游资源和区域品牌4个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杭州、湖州、恩施民宿空间分布均出现集聚状态,其中杭州最大的热点区域以市中心为圆心向周围扩散,杭州民宿是依托城市区位的集聚模式;湖州民宿的热点区域远离市中心且以莫干山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湖州民宿是依托区域品牌的集聚模式;恩施民宿的热点区域由3个较小的热点区域构成,且均与恩施著名景点相连接,恩施民宿是依托自然景点的集聚模式。②区位是城市民宿集聚的基础;区域品牌是民宿集聚的助推器;旅游资源是民宿集聚的早期动力;道路交通是民宿集聚和向外扩张的保障。研究结果为民宿的选址、空间优化布局和资源合理化配置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来源】:地理科学进展. 2020,39(10)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民宿空间分布的集聚模式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杭州、湖州、恩施的比较


三地民宿热点和冷点空间分布

空间分布,空间分布,杭州,城市中心


杭州民宿集聚的热点区域主要由杭州西湖区、上城区、下城区、滨江区、江干区、拱墅区6个区构成,大部分位于杭州内环,处于杭州市中心地带。杭州城市中心是城市空间发展的传统核心区域,商业综合体集聚,综合发展水平高,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化体验的集成,是城市民宿发展并形成规模的基础。杭州城市中心发展较成熟,具有比一般城区更强的综合服务能力,以其在交通、景点、商业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带动了城市民宿的发展。而杭州其他发展较滞后的城区往往呈现功能单一性[28],未能推动民宿产业向规模化、集聚化发展。3.2 交通因素

空间分布,空间分布,恩施


恩施民宿集聚的热点区域分为3个点,集聚区域相对于杭州、湖州来说较小,且均依托其重要景点发展而来,说明旅游资源是民宿早期集聚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Arc GIS 10.5分析,分别识别3个热点区域所依托的景点。从西至东,第一个热点区域主要依托恩施州利川腾龙洞景区,第二个热点区域主要依托恩施大峡谷景区,第三个热点区域主要依托恩施土司城、女儿城景区。恩施3个民宿热点区域的核心景区各具特色,不仅自然风光独特,而且融合了当地浓厚的土家族风土人情,体现了乡村旅游的“乡土人情味”,给消费者提供了不同的住宿体验。恩施旅游景区的发展与完善,为恩施带来了大量的游客以及住宿的刚性需求,从而带动了附近乡村民宿发展,成为恩施乡村民宿集聚的核心驱动力,而乡村民宿的集聚化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的自然风光与土家族文化的推广,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29]。图4 三地景点与民宿空间分布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莫干山民宿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成因[J]. 张海洲,陆林,张大鹏,虞虎,张潇.  地理研究. 2019(11)
[2]民族地区传统工艺传承与振兴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J]. 徐紫蔓.  学习月刊. 2019(07)
[3]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及其影响因素[J]. 张志斌,公维民,张怀林,王凯佳,赵航.  经济地理. 2019(09)
[4]民宿集聚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英文)[J]. 龙飞,刘家明,虞虎,朱鹤,张书颖.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9(03)
[5]长三角地区民宿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J]. 龙飞,刘家明,朱鹤,李涛.  地理研究. 2019(04)
[6]武汉市快递自提点的空间格局与集聚模式研究[J]. 李钢,陈未雨,杨兰,刘倩,陈曦亮.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3)
[7]基于POI大数据的沈阳市住宅与零售业空间关联分析[J]. 薛冰,肖骁,李京忠,谢潇,逯承鹏,任婉侠.  地理科学. 2019(03)
[8]厦门市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布局优化思考[J]. 王珺玥,马妍,沈振江,林逸飞.  规划师. 2019(01)
[9]中国3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集聚特征研究[J]. 李鹏,虞虎,王英杰.  地理科学. 2018(11)
[10]基于行动者网络和共享经济视角的乡村民宿发展及空间重构——以深圳官湖村为例[J]. 陈燕纯,杨忍,王敏.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5)



本文编号:3310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udianguanli/3310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a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