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业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6 03:47
基于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6—2017年相关的面板数据,采用变异系数、不均衡指数、莫兰指数分析中国餐饮业空间分布基本特征,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影响餐饮业空间分布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餐饮业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不均等的现象,其空间分布密度在2006—2017年一直保持着"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中部地区餐饮业空间分布区域差异小于东西部地区;中国餐饮业空间分布在区域之间呈现趋同的集聚现象,而且这种集聚特征越来越明显;通过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检验发现,市场需求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水平和产业结构对餐饮业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不仅具有影响本地区的直接效应,还存在影响关联区域的间接效应。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2006—2017年中国餐饮业空间分布密度变化趋势
2006—2017年中国餐饮业空间分布区域差异
2006年、2011年、2017年中国餐饮业空间分布密度莫兰散点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POI数据的昆明中心城区餐饮业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 单欣,徐坚,刘昳晞,隋心,何雄.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2]基于网络热度的武汉市餐饮业类型与空间异质性[J]. 曹浩杰,张诗钰,彭红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3]信息技术对城市生活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影响——以北京网络外卖餐饮业为例[J]. 王宇凡,林文盛,冯长春. 城市发展研究. 2019(06)
[4]山地城市格局对餐饮业区位选择影响的空间异质性[J]. 涂建军,唐思琪,张骞,吴越,罗运超. 地理学报. 2019(06)
[5]广州市餐饮店分布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J]. 曾璇,崔海山,刘志根. 经济地理. 2019(03)
[6]基于开源大数据的北京地区餐饮业空间分布格局[J]. 徐晓宇,李梅.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9(02)
[7]“物象·意象、经济·情感”新数据环境的餐饮业空间特征——以兰州市为例[J]. 李启瑄,王录仓,乔杰,黄淑娟,车磊. 经济地理. 2018(07)
[8]基于网络空间点模式的餐饮店空间格局分析[J]. 曾璇,崔海山,刘毅华.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06)
[9]中国地级城市餐饮业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基于“大众点评网”数据的实证研究[J]. 夏令军,刘艳芳,刘国炜. 经济地理. 2018(05)
[10]西安城区餐饮老字号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吴立周,权东计,朱海霞. 世界地理研究. 2017(05)
本文编号:3710996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2006—2017年中国餐饮业空间分布密度变化趋势
2006—2017年中国餐饮业空间分布区域差异
2006年、2011年、2017年中国餐饮业空间分布密度莫兰散点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POI数据的昆明中心城区餐饮业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 单欣,徐坚,刘昳晞,隋心,何雄.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2]基于网络热度的武汉市餐饮业类型与空间异质性[J]. 曹浩杰,张诗钰,彭红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3]信息技术对城市生活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影响——以北京网络外卖餐饮业为例[J]. 王宇凡,林文盛,冯长春. 城市发展研究. 2019(06)
[4]山地城市格局对餐饮业区位选择影响的空间异质性[J]. 涂建军,唐思琪,张骞,吴越,罗运超. 地理学报. 2019(06)
[5]广州市餐饮店分布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J]. 曾璇,崔海山,刘志根. 经济地理. 2019(03)
[6]基于开源大数据的北京地区餐饮业空间分布格局[J]. 徐晓宇,李梅.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9(02)
[7]“物象·意象、经济·情感”新数据环境的餐饮业空间特征——以兰州市为例[J]. 李启瑄,王录仓,乔杰,黄淑娟,车磊. 经济地理. 2018(07)
[8]基于网络空间点模式的餐饮店空间格局分析[J]. 曾璇,崔海山,刘毅华.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06)
[9]中国地级城市餐饮业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基于“大众点评网”数据的实证研究[J]. 夏令军,刘艳芳,刘国炜. 经济地理. 2018(05)
[10]西安城区餐饮老字号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吴立周,权东计,朱海霞. 世界地理研究. 2017(05)
本文编号:3710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udianguanli/3710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