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养老金“DB型部分积累制”新范式20年回望与评估——降低养老保险费率的一个创举
本文关键词: 降低养老保险费 养老金精算 现收现付 部分积累制 主权养老基金 出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加拿大养老金计划"缴费率不断提高。为了降低子孙后代过高的费率和保持竞争力,加拿大在"1997改革"中就设定了一个可以持续百年的9.9%"永恒费率",其一揽子改革包括三大举措即快速提高费率形成一只基金、建立高效的投资公司、降低待遇水平。文章对"加拿大养老金计划"过往20年来制度运行绩效做了对比与评估之后发现,20年前的测算完全准确,并且制度运行绩效超过了预测。文章对这些计划的改革方法论做了大胆分析并提出了个人看法,认为"1997改革"的重要意义是诞生了"DB型部分积累制"。为提高替代率,在现行制度基础上2016年加拿大又额外建立了一个规模很小的"DB型完全积累制",其可持续性和替代率在未来百年内都十分理想。文章认为,加拿大创设的"DB型完全积累制"是一种新范式,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它使"林德贝克假想"变成现实,填补了林德贝克分析框架的空白;在经验操作上,对各国养老金改革均具有很多重要启示。
[Abstract]:With the ageing of the population, the Canadian Pension Plan contribution rates are rising.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xcessive rate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and to remain competitive, In the 1997 Reform, Canada set a "permanent rate" of 9.9% that lasts for a hundred years. The package of reforms includes three major measures, namely, to quickly raise rates to form a fund and to establish efficient investment companies.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evaluat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anadian Pension Plan over the past 20 years and finds that the calculations made 20 years ago are completely accurate. Moreover, the performance of system operation exceeds the forecast. This paper makes a bold analysis of the reform methodology of these plans and puts forward a personal view that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1997 reform" is the birth of "DB partial accumulation system". In 2016, Canada established a very small "DB full accumul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current system. Its sustainability and substitution rate are very ideal in the next hundred years. The "DB complete accumulation system" created by Canada is a new paradigm with high academic research value. It makes the "Lindbaek hypothesis" a reality and fills the gap in Lindbaek's analytical framework. There are many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pension reform in various countrie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
【分类号】:F841.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林;;世界范围的养老金改革的经验介绍[J];当代经理人;2006年05期
2 李道滨;;欧盟国家养老金改革:反思和借鉴[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马克·弗瑞泽;;养老金、公众观点与中国的老龄化[J];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02期
4 孙博;安华;;澳大利亚“安全和可持续”的国民养老金改革及启示[J];社会保障研究;2011年04期
5 李贵强;;经验背后的逻辑——以英国为例看养老金体制的变迁动因[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10期
6 詹文明;;养老金也需要一场“革命”[J];人力资源;2012年05期
7 谭浩俊;;养老金并轨不能再迟疑[J];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30期
8 杨涛;孟楠;;我国养老金入市之路的可行性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证券期货;2013年08期
9 张枫逸;;养老金并轨并非“劫富济贫”[J];老年人;2013年09期
10 马雷克·戈拉,米哈伊·茹特科夫斯基;探索养老金改革之路:波兰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郑秉文;;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受挫的制度原因分析——关于“三个联动”的政策建议[A];激辩“新养老策论”[C];2010年
2 荣茹静;周云;;我国养老金双轨制的问题及对策[A];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14)——地方大部门制改革与城市科学管理研究[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墨;不满养老金改革,希腊300万人大罢工[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冯海宁;养老金改革难道要跑“马拉松”?[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3 记者 盛媛;西班牙深化养老金改革拟与通胀“脱钩”[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4 中央汇金公司副总经理 赵海英 委员;养老金改革需政府与市场“两条腿走路”[N];光明日报;2013年
5 王石川;养老金并轨乃人心所向[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孟俊莲;养老金改革之踵[N];华夏时报;2013年
7 蔡钡;英国养老金简化改革之路[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8 张枫逸;养老金并轨不是“劫富济贫”[N];中国妇女报;2013年
9 公务员 张枫逸;养老金并轨不应是“劫富济贫”[N];企业家日报;2013年
10 河南漯河 张枫逸;养老金并轨不应是“劫富济贫”[N];人民政协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子龙;论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及其路径[D];武汉大学;2014年
2 路锦非;中国养老金市场的价值链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俞慧君;中国基本养老金资产负债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诸艳霞;养老金结构与金融结构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刘世恒;台湾养老基金制度改革与监理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6 吴奇;养老金股市投资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朝楠;我国养老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2 刘晓阳;推进养老金市场化的政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3 刘章;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入市风险预警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4 陆杨;养老金收取和支付方式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杨爽;“并轨”改革背景下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调整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6 杨婉鹂;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的路径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谭皓月;公务员养老金改革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8 王会敏;河北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9 杜瑾秋;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下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10 黄欣;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基金收支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31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531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