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基于生态服务能力的土地利用景观空间绩效评价方法

发布时间:2018-03-20 10:42

  本文选题:景观空间绩效 切入点:生态服务 出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什么是好的土地利用格局?长期以来土地利用学无法很好地回答该问题,其原因是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评价不仅缺乏普适性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还缺乏稳定的价值导向和针对性。本文考虑格局与功能的关系,选取易获取的评价指标,构建"生态系统活力—生态系统组织—生态系统弹性—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处理栖霞市1987、2015年两期遥感数据,运用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景观格局指数、生态系统弹性系数、生态系统服务系数、空间邻近效应系数等对栖霞市的土地利用景观空间绩效状态进行时空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987—2015年间栖霞市生态系统活力和生态系统服务处于较高水平,生态系统弹性和生态系统组织水平下降;土地利用景观空间绩效综合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67和0.61,表明研究期间栖霞市土地利用景观空间绩效水平呈稳中稍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城乡建设用地扩张以及农用地的开发。
[Abstract]:What is a good land use pattern? For a long time, land use science can not answer this question well, the reason is that land use landscape pattern evaluation is not only lack of universal evaluation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 There is also a lack of stable value orientation and pertinence. Conside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tern and function, this paper selects easily accessible evaluation indicator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system vitality-ecosystem organization-ecosystem elasticity-ecosystem service" was constructed. Through processing the remote sensing data of Qixia city in 1987 and 2015, the average normalized vegetation index and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were used. Ecosystem elasticity coefficient, ecosystem service coefficient, The spatial proximity effect coefficient wa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spatial performance of land use landscape in Qixia C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osystem vital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 of Qixia City were at a high level from 1987 to 2015. The average value of land use landscape spatial performance index was 0.67 and 0.61respectively,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land use landscape spatial performance level of Qixia city showed a steady and moderate decline tren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and the average value of land use landscape spatial performance index was 0.67 and 0.61, respectively. The main reason is the expans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land.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泰安市国土资源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苹果树冠氮素含量高光谱探测机理与模型研究”(批准号:41271369)
【分类号】:F30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绍祥;一部系统研究土地利用配置的力作——评刘彦随著《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J];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01期

2 杨庆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演化浅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02期

3 方华荣;我国现有土地利用现状[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0年03期

4 欧建华;土地利用和合理利用土地[J];石河子科技;2001年01期

5 张长义,蔡博文;台湾土地利用变迁及其永续发展之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2年01期

6 樊杰,吕昕;简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变化[J];地学前缘;2002年04期

7 何英彬,陈佑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年02期

8 陈立民;海河流域山西省段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山西建筑;2004年23期

9 黄晓军;李诚固;黄馨;;新时期我国土地利用区域调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年06期

10 武广平;李永平;;都市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俊奇;;序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8: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C];2008年

2 李琪;王秋兵;刘扬;王洪禄;;中国土地利用中的农耕文化因素影响机制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佳;;有关土地利用伦理问题的理性思考[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4 胡波;;土地利用现状挂图编制[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宋伟;;北京市土地利用生态分类方法初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6 龙花楼;;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新视角——土地利用转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董建美;;从内外两个途径来保护耕地[A];2004年中国科协年会3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王亚男;马春华;;天津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关系初探[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群弟;董玉祥;;广州市土地利用冲突强度测度与分析[A];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潘况一;;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以丽江地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华丽;土地利用需合理[N];新农村商报;2014年

2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张颖 王群 王万茂;树立土地利用立体观[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3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博士 杨遴杰;强化土地调控 统筹土地利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4 周永恒;土地利用总规通过市级评审[N];六盘水日报;2011年

5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志喜;土地利用绩效有了统一评判标准[N];湖北日报;2011年

6 本报驻江苏记者站记者 杨应奇;警惕土地利用中的“闯黄灯”现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冯培丽 通讯员 贺楚华 臧翊 邓凡;打破土地利用“先违法后治理”怪圈[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8 记者 陈诗圆;提升土地利用和管理水平 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N];钦州日报;2013年

9 首席记者 杨应奇 通讯员 薛建;土地利用的“3D”时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10 记者 王高峰;调研城镇化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N];咸阳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洋;博斯腾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重心迁移分析[D];新疆大学;2015年

2 陈学渊;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覆被景观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胡文敏;环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4 张云鹏;基于主体的常州市新北区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边红枫;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影响及格局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王亮;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张瑜;新疆不同尺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8 梁栋栋;基于动态邻居的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模拟及生态响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9 宋丹;长春市低碳土地利用分析与结构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10 矫德阳;中俄边境贸易驱动下的区域土地利用演变及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妤琳;城市“塘—河涌”水环境的土地利用影响及其源汇分析[D];广州大学;2012年

2 马毓;基于景观格局演进的三江平原抚远县土地利用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3 洪宏达;北京市海淀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及预测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4 马亚鑫;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效应分析[D];长安大学;2017年

5 陈旭;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古亚娟;晋中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7 杨丰;基于CLUE-S模型的岔口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8 庹玉莲;快速城镇化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蒋狄微;宁波市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分析和预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荣月静;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南京市碳储量与生物多样性功能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38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638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a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