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支农业务发展研究
本文选题:支农业务 切入点:河南省农村信用社 出处:《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这是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4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可见近年来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河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其农业的发展不仅对河南省经济的发展更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农业作为一种弱质性产业,其发展需要大量的金融资本的支持,而我国现阶段农民一直被排斥在金融体系之外。作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主力的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近年来也在不断进行着商业化改制,改制后的农村信用社一方面面临着支持“三农”的政策性要求,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股东对利润的追求,农村信用社改制后经营绩效提升的同时却面临着是否继续走支农道路、是否继续开展支农业务的抉择,这引发了学术界对于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改制后能否继续开展支农业务的探讨。因此,研究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后是否存在着一条通过其支农业务的发展的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对今后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农村信用社发展支农业务是其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开展支农业务是农村信用社生存的基础,农村信用社产生于农村、服务于农村,其发展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其次,城市金融机构已比较丰富,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都与全国性的商业银行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脱离农村进入城市开展业务难度很大。第三,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定位主要是服务于“三农”,且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对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这给予农村信用社一定的发展契机。而支农业务作为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的同时也能够真正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即在理论上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存在着一条通过发展支农业务使自身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该道路的实现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内部条件要求农村信用社自身的经营水平达到一定的层次,外部条件要求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其后,在对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路径进行探究时,发现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在2013年前的发展基本可以满足通过开展支农业务实现其自身的发展,但是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2013年以前,国家财政对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的优惠政策较多,财政对涉农贷款贴息使得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2013年后,政策性补贴相应减少,以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目前开展支农业务的状况难以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最后对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支农业务的发展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
[Abstract]:2017 central document again focusing on "three rural issues", this is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issued fourteenth consecutive to the "three rural" as the theme of the central document, seen in recent years,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to the "three rural" issue. Henan province is one of China's important agricultural province, it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as not only important the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 more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agriculture as a weak industry, its development requires a lot of financial capital support, but the present stage of our country farmers have been excluded from the financial system. As the rural form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main force of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Henan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 also in the ongoing business restructuring, after the reform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facing a policy to support the "three rural", on the other hand is faced with shareholders' pursuit of profit, the reform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t the same time, after the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performance is faced with whether to go on the road of agriculture, whether to continue to carry out agriculture business decisions, which led to the academic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Henan province will continue to carry out the agriculture business. Therefore,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Henan Province on restructuring into rural commercial banks after the existence of sustainable the development of a business through its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pat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Henan province and the rur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agriculture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business of their own development. First, credit for agriculture is the basis for the survival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rural areas,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has a certain path depend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Secondl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ve relatively abundant capital strength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the ability of risk control and national commercial banks, from the countryside into the city to carry out business is very difficult. Third, the government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s mainly in the service of "three rural", and in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the "13th Five-Year" plan, clearly put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Finance, to strengthen the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especially in poor areas,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must give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The agriculture business a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development also can real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which in theory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exist a busines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e get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oad needs to meet certain conditions: water management pingda internal conditions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requirements To a certain level, the external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rural economy reached a certain level. Then,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Henan Province, fou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Henan Province before 2013 to meet the basic busines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o realize its own development, but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which is before 2013, the state finance to more preferential policies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Henan Province, the agricultural loans discount the Henan provinc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operating conditions can be improved, after 2013, the policy of subsidies reduced, it is difficult to carry out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of Henan Province agriculture business situation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the result,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agriculture in Henan province.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832.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学陶,陈杰明;农村信用社:形势·机遇·对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2 周再清;略论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及防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3 李建建;关于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11期
4 陈燕添,陈伟波;谈谈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的策略及建议[J];南方金融;2000年03期
5 史永安,王春生;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南方金融;2000年05期
6 蓝波,丘海民;改革创新是农村信用社走出困境的唯一选择[J];南方金融;2000年12期
7 人民银行新野县支行课题组;归并后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刘改勤,聂喜旺;农村信用社要加强支农服务[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9 魏敏,李瑞军;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经济师;2000年01期
10 许正超;对高风险农村信用社的治理建议[J];经济师;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脉伏;;农村信用社产生的制度经济学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2 刘颖;;深化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若干思考[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3 侯文阁;;转型期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国力;环佳燕;郦书松;;组建地市级农村合作银行的可行性研究[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建忠;;力促农民增收 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宋磊;;构建农村信用社新型产权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探讨[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斌;阮红新;郑艺;吴莹;;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选择与变迁——基于控制权转移的视角[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8 李波;;湖北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研究[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宋文tD;;农村信用社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红玲;;我国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探讨[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小兰;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及改革方向[N];中国审计报;2004年
2 张建平 戴灿涛;我州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平稳推进[N];大理日报(汉);2005年
3 沈赤兵;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努力提高为“三农”服务水平[N];贵州日报;2004年
4 正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服务功能[N];甘肃日报;2004年
5 杨世智;全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会议召开[N];甘肃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邓萍;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工作稳步推进[N];广西日报;2005年
7 记者 邓萍 实习生 余宗飞;采取果断措施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N];广西日报;2005年
8 记者 周卫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开放始试点[N];湖南日报;2004年
9 石素坤;城区农村信用社的现状与对策[N];经理日报;2003年
10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 杨家才;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若干问题〈下〉[N];金融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双伦;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孟晓霞;我国农村信用社多元化经营绩效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刘健;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制度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4 刘文丽;中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5 于富海;农村信用社治理机制及治理效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俊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7 方金兵;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张志勇;我国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赵伟;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10 张兰;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改革与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杉;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支农业务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2 李艳;新疆农村信用社改革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3 夏品俭;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张宁;我国农村信用社法律规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禹宗颜;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6 林楠;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与内部治理结构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7 赵汉卿;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鲁;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分析[D];河北大学;2008年
9 谢云峰;浙江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王海力;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发展战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39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639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