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传统组织的公共性生长与村庄治理
本文选题:农村传统组织 + 公共性 ; 参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摘要】:农村组织的公共性、内生性与村庄治理相关联,公共性高,则治理动力强,内生性大,则治理能力强,进而村庄治理绩效更好。农村传统组织具有天然的内生性优势,促进其现代公共性生长能够缓解村庄治理的组织联结困境,促进村庄有效治理。通过对广东梅州地区和江西赣州地区两个村庄的研究表明,农村传统组织的公共性生长表现为服务领域从传统事务到公共事务的扩大、服务范围从血缘性内群体到村庄治理单元的扩张、合作传统对村民的内生性再组织。而促进公共性生长的条件包括:组织的内生动力、行政性主体的外部引导以及丰富的传统治理资源。
[Abstract]:The publicity of rural organizations is related to the village governance. If the publicity is high, the governance power will be strong, the endogenous governance ability will be strong, and the village governance performance will be better. Traditional rural organizations have natural endogenous advantages, promoting their modern public growth can alleviate the organization of village governance difficulties, promote effective governance of villages. The study of two villages in Meizhou and Ganzhou, Jiangxi Province shows that the public growth of rural traditional organizations is the expansion of service field from traditional affairs to public affairs. The scope of service is from blood group to village governance unit, and cooperative tradition reorganizes villagers endogenously. The conditions to promote the public growth include the endogenous power of the organization, the external guidance of the administrative subject and the rich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governance.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政府治理中的‘试点制’研究”(15YJC810024)
【分类号】:D42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文玉;;社会组织公共性的生长困境及其超越[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2 唐文玉;;政府权力与社会组织公共性生长[J];学习与实践;2015年05期
3 夏循祥;;社会组织中公共性的转型——以广东省坑尾村家族组织为例[J];思想战线;2014年06期
4 吴业苗;;农村社会公共性流失与变异——兼论农村社区服务在建构公共性上的作用[J];中国农村观察;2014年03期
5 张良;;村庄公共性生长与国家权力介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吕方;;再造乡土团结:农村社会组织发展与“新公共性”[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7 贺雪峰;;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J];开放时代;2012年10期
8 田先红;;国家与社会的分治——赣南新农村建设中的理事会与乡村组织关系研究[J];求实;2012年09期
9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10 祝德;;农村非政府组织公共性释放路径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铁居;赵丽江;;地方政府运动式精细化技术治理:运行逻辑与渐进调适[J];行政与法;2017年01期
2 任超;袁明宝;;分类治理:精准扶贫政策的实践困境与重点方向——以湖北秭归县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17年01期
3 卢超;;“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程序功能与司法判断——以国有土地征收实践为例[J];浙江学刊;2017年01期
4 陈立周;;从“协调冲突”到“源头治理”——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治理与社会工作介入[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7年01期
5 仇叶;;乡镇片区责任制与官僚制的二元共治机制——基于浙东K镇的实证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6 丁志刚;蒋月锋;;现代政府治理视域下的行政不作为及其治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01期
7 牛风蕊;;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权力结构演进:历史回望与现实关照[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12期
8 蒋志远;;华北农村“随姓”结合现象及其村落社会结构考察——基于石家庄白石村的个案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9 李元珍;;村庄的项目接应能力与效应研究——基于项目纠纷化解视角[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10 田孟;苏莉;;转型期财政项目制研究述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月琴;袁泉;;转型期社会组织的价值诉求与迷思[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田毅鹏;;“活私开公”:东亚志愿主义发展的新路径[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高丙中;夏循祥;;作为当代社团的家族组织——公民社会的视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张雅勤;;行政公共性的生成渊流与历史反思[J];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06期
5 李友梅;肖瑛;黄晓春;;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6 俞祖成;;战后日本公共性的结构转型研究[J];太平洋学报;2011年12期
7 孙立平;;走向积极的社会管理[J];社会学研究;2011年04期
8 陈荣卓;唐鸣;;中国农村民主管理机制:形成机理与逻辑整合[J];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9 贺雪峰;;论乡村治理内卷化——以河南省K镇调查为例[J];开放时代;2011年02期
10 孙秀林;;华南的村治与宗族——一个功能主义的分析路径[J];社会学研究;201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永穆;纪志耿;;村庄治理中农户“消极参与”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余少敏;;村庄治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3 李蓉蓉;张树峰;;村庄治理资源的有效配置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1期
4 左停;王立全;;贫困地区村庄治理中农民参与的“矛盾”映像——宁夏王平乡实证调查[J];调研世界;2009年07期
5 戴冰洁;;能人型村庄治理模式的权力结构分析——以浙江省金村为个案[J];理论观察;2009年03期
6 钟庆君;;村内通婚对村庄治理的影响——以山东省L镇S村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04期
7 李万忠;;村庄治理中面临的几个难题及对策[J];村委主任;2010年23期
8 许耀桐;;如何处理村庄治理中的“两委”关系[J];农村实用技术;2011年01期
9 吴春梅;石绍成;;民主与效率:冲突抑或协调——基于湘西乾村村庄治理实践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03期
10 尹广文;;派性政治与村庄治理——以华北地区L村的选举事件为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朱逸;纪晓岚;;经营性治理:新集体化视域下村庄治理的自在逻辑[A];国家治理: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12年
2 卢福营;;论村庄治理中的阶层博弈[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应小丽;;公共财政运作中的村民参与——以浙江省义乌市D村的旧村改造为例[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过军;卢福营;;村庄治理中妇女的组织参与——以浙江省K村为个案[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戴冰洁;;能人村治的权力结构分析——以浙江省金村治理为个案[A];秩序与进步:浙江乡村社会巨变历程与经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姜裕富;;村规民约与乡村秩序:村庄治理的一个视角[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纪洪;江西村庄治理项目将评人居环境奖[N];中国建设报;2006年
2 牟同飞;村庄治理须保护文化遗产[N];台州日报;2007年
3 宗边;河南将开展村镇规划和村庄治理工作[N];中国建设报;2006年
4 鹏博;“4+2”村庄治理新模式存留三大悬疑[N];重庆日报;2010年
5 记者 李玫燕 通讯员 汪胜华 谭进;高罗乡村庄治理助推新农村建设[N];恩施日报;2009年
6 吴晓燕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教授;农地流转与村庄治理:变化和冲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河北联合大学文法学院 张婧;村庄治理中的社会资本因素分析[N];山西青年报;2014年
8 许耀桐;如何处理村庄治理中的“两委”关系[N];学习时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纪洪;长风破浪会有时[N];中国建设报;2006年
10 郭亮;社区理事会:村庄治理的一项制度探索[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谢迪;农民理性、村庄治理与农村公共服务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卢福营;个私业主主政的村庄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孙琼欢;派系竞争:村庄治理的隐秘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国芳;社会资本视野中的村庄治理[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杰;转型期的村庄治理: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与互构[D];西北大学;2010年
2 布娜;农村宗族与村庄治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秀颖;村庄治理中的女村官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林楠;建国后川北柳树村村庄治理变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郑蓉;村庄治理中农村妇女的“隐性权力”[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宫世能;村庄治理核心行动者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张伟香;当代中国三种村庄治理方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李凯;吸纳与嵌入:村庄治理的地方性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李文娇;农民自愿: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主体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罗阳;互助:村庄治理的社会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75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875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