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技术专长、创新效率与企业绩效
本文选题:董事技术专长 + 创新效率 ; 参考:《南开管理评论》2017年03期
【摘要】: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历程中,技术专家型董事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日渐凸显,这为研究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下的董事会治理提供了崭新而重要的视角。本文以我国2007-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手工搜集的技术专家型董事数据,探讨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实证结果显示,技术专家型董事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效率在二者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该作用兼具时滞效应与当期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不同类型的技术专家型董事在内部信息持有量与独立性方面存在差异,但对创新效率皆有显著提升作用。上述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为技术专家型董事的创新驱动效应提供了实证依据,也对构建支持创新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重要启示。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role of technical expert directors in promoting enterprise innova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which provides a new and important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the governance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under the road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takes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7 to 2013 as a sample, using the technical expert director data collected by hand, to explore its impact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and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chnical expert directors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innovation efficiency plays a part of the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this role has both the time-delay effect and the current effect. Further study shows that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internal information holding and independence 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technical expert directors, they a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innovation efficiency. The above results are still valid after considering the endogenous problem and the robustness test, which provides an empirical basis for the innovation driving effect of the technical expert directors, and also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to support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GL026)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3GM006)资助
【分类号】:F271;F272.5;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企创新效率偏低[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6年47期
2 韩江波;;浅析提高自主创新效率的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12期
3 李婧;谭清美;白俊红;岳良运;;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J];系统工程;2009年08期
4 王犁;张焕明;;区域科技自主创新效率及其收敛性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5 白俊红;江可申;李婧;;应用随机前沿模型评测中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J];管理世界;2009年10期
6 张洪辉;夏天;王宗军;;公司治理对我国企业创新效率影响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年03期
7 樊华;;中国省际科技创新效率演化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12期
8 刘思明;赵彦云;侯鹏;;区域创新体系与创新效率——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9 樊华;周德群;;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12年01期
10 朱雪珍;;中小企业创新效率研究——基于苏州市中小企业样本数据[J];商场现代化;2012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文;张建华;;解析后危机时代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不均衡——基于回归的不平等分解方法[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2 卢博科;唐清泉;;基于松弛投入产出的中国省级区域创新效率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赵惠芳;李伟卫;徐晟;王冲;;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专利创新效率差异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志学;王小凡;王毓军;;东、西部科技创新效率比较及互动机制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吴洁;李鹏;张运华;;基于专利视角的高校知识创新效率测算与预测研究[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6 李婧;谭清美;白俊红;;中国省际区域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1998-2005[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7 李礼;卢博科;;政府补贴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效率吗?——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邵云飞;欧阳青燕;唐小我;;西部中心城市自主创新效率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高鹏;张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比较分析[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丁勇;苟大舜;;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延兵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股权激励是提高企业创新效率的关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潘九根;提升股市制度创新效率[N];中国证券报;2005年
3 杞人;广东以方法创新提升自主创新效率和效益[N];科技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刘潇潇;中国创新效率指数占据榜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记者 罗晖;中国创新效率排名第一[N];科技日报;2012年
6 黄群慧;切实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创新效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郑燃 采写;简化营运 提升创新效率[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8年
8 蔡兵;让创新投入与创新效率形成良性互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冯竞;提升创新效率和创新能力[N];科技日报;2005年
10 记者 王成应 通讯员 朱丽静;全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为21.5[N];河北经济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庄涛;资源整合视角下官产学研三螺旋关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任海芝;环境视角下的区域创新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3 白俊红;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王孝炯;基于效率优化的国家创新能力测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洪嵩;政府R&D资助、企业R&D投入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智慧;河南省科技创新系统效率及提升路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吴朝影;科技创新效率的省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汪丽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4 许夏欣;创新效率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机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欧;湖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6 李秋月;基于省域视角的高校创新效率实证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7 陈炳华;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江苏省R&D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8 胡广;二阶段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9 陈金泽;我国区域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10 王英力;物化和非物化国际R&D溢出对我国工业创新效率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76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876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