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团在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中的作用及优化路径研究
本文选题:体育社团 + 公共体育服务 ; 参考:《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摘要】:通过文献分析、归纳与演绎法等方法,对体育社团在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中的作用及优化路径进行梳理与研究。研究显示:体育社团在提供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体育需求的产品与服务、整合社会资源与政府互补共同管理体育事务、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并且提供专业支持等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但体育社团在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对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贡献不够,自身建设不健全。基于此,在借鉴以美国为例的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体育社团的支持力度,明确政府与体育社团的角色定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机制和监督体系,加强体育社团内部管理机制建设等建议。
[Abstract]: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methods, this paper combs and studies the role of sports associations in government purchase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s and their optimized path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sports associations provide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 meet the diverse sports needs of social members, and integrate social resources and government to jointly manage sports affairs. To undertake the transfer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provide professional support to play a greater role. However,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sports associations in the government purchase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s is not strong, the contribution to absorbing soci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urchase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s is not enough, and their own construction is not perfect. Based on this, on the basis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proposes to perfect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increase the support for the sports associations, define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ports associations, and establish a clos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To establish a perfec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supervision syste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sports associations and other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学院办公室;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1&ZD060)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80SS141112) 上海体育学院085工程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专项院管课题(2013zx50);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创新科研培育计划(yjscx2014001) 2014上海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交叉学科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课题
【分类号】:G8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军;何建华;;大学体育社团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嘉应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肖嵘,汤起宇,吕万刚;体育社团研究综述[J];辽宁体育科技;2005年01期
3 孟平;王哲;;高校学生自发性体育社团的特征和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22期
4 刘强德;;我国高校体育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06年03期
5 丁斌;;高校体育社团组织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丁峗;;论体育社团生存与发展的现实“环境”及其职能[J];体育与科学;2006年05期
7 俞宏建;;高校体育社团产生的背景及其特征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龚剑;;高校体育社团若干因素的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谢霞;;审视和谐社会下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困惑[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苑景蕊;陈世光;;体育社团存在问题及其发展路径研究——以宁波为例[J];科技信息;2008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林川;黄维轩;;体育社团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意义[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王凤玮;刘秀平;;湖北省中小学体育社团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3 刘莎;;对当前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若干问题的思考[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4 么广会;苏涛;梁建平;;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体育社团发展路径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1年
5 梁建桃;;转型期我国省(直辖市)级体育社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1年
6 张超越;史臻;张育民;窦彦丽;;山西省高校体育社团与学生有偿锻炼互动发展的研究[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7 张栓;;高校搏击类社团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田丰;;《我国体育社团管理的研究与思考》[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9 刘丹宁;;高校体育社团对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作用的社会学解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陈学东;徐斌;孙咏晖;王小锋;;加强大学体育社团建设对于深入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伟红;市体育总会将主管市级体育社团工作[N];商洛日报;2009年
2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 陈立基;体育社团党建工作的思考与对策[N];中国体育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旭光;体育社团大有可为[N];中国体育报;2013年
4 奚源;杭州市体育社团立足服务社会稳步前行[N];中国体育报;2014年
5 蒋黎辉 刘敏;江苏无锡:创新体育发展方式 加快体育社团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4年
6 陈一平;如何加强体育社团党建工作[N];中国体育报;2001年
7 卢元镇;重视体育社团的社会功能[N];中国体育报;2002年
8 记者 张杰;我市14个先进体育社团受表彰[N];福州日报;2008年
9 记者 李满福;体育社团成为全民健身主力军[N];甘肃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陶冠群;年内新发展 体育社团会员不少于5万人[N];苏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振龙;我国体育社团基本法律制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2 刘润芝;我国体育社团的社会责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3 黄亚玲;论中国体育社团[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4 汪流;我国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5 王晓毅;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21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2021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