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同技术来源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Abstract]:Based on 29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1995 to 2013,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internal R & D,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and domestic technology purchase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y using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R & D personnel's contribution to innovation is about 0.3, and R & D personnel's contribution is not as great as capital investment. Investment in domestic technology purchase is beneficial to enhance innovation ability, but can not improve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of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江苏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基于耦合与脱钩视角”(2015SJD473) 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BS2015SF0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碳减排约束下的碳税经济效应研究”(15BGL14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考虑目标差异的政府R&D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吸收能力的视角”(批号:71203097)
【分类号】:F273.1;F272.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洋;;宝洁:从内部研发到外部联发[J];商界(评论);2013年11期
2 华琦;;对内部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年12期
3 甄珍;白俊红;陈建勋;;内部研发、外源性研发与企业竞争优势——以沪深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19期
4 原毅军;于长宏;;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互补还是替代?——关于企业技术能力“门限”效应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2年12期
5 杨秀梅;秦瑞;;内部研发形成无形资产的会计与所得税处理[J];财会月刊;2010年32期
6 李莎莎;;内部研发无形资产计税基础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1年29期
7 刘炜;马文聪;樊霞;;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企业技术能力演化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2年12期
8 唐纳德·苏;恩蓉辉;;选谁当你的榜样?[J];商学院;2004年02期
9 隋辉;;内部研发无形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J];财会通讯;2010年25期
10 于成永;施建军;;吸收能力、专用机制与研发边界开放度[J];统计研究;2008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王晓涛;外部协作重于内部研发[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2 赵新贵;企业内部研发费税前加计扣除财税处理[N];海峡财经导报;2014年
3 李彬;政府要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生态环境[N];人民政协报;2007年
4 帝戎;众多CEO酝酿大变革[N];中国质量报;2006年
5 种杨柠;河北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自主创新[N];中国信息报;2012年
6 时代方略咨询顾问 门萤;谁才能做你的奶酪[N];医药经济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缪向辉;企业内部研发人员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何悦;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互补性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杨甜甜;内、外部研发活动对创新绩效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4 赵宸浩;并购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64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2264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