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拟社会治理绩效的三维结构
发布时间:2022-12-09 19:38
虚拟社会虽是现实社会的延伸与映射,但虚拟社会有其特殊性。有效治理虚拟社会,需要准确理解虚拟社会治理绩效的内涵与结构。虚拟社会治理绩效可界定为政府与虚拟社会治理的其他主体对虚拟社会事务进行协作治理的过程中,在维护虚拟社会秩序、提供虚拟社会服务、解决虚拟社会问题、增进虚拟社会主体利益等方所取得的成效。虚拟社会治理绩效具有三维结构,其中,价值结构为秩序和公平,内容结构为合作共治、公共安全、危机应对、公共服务、网民权益和全面发展,驱动结构为需求、工具、权力和制度。此外,虚拟社会治理还需要三个方面的制度安排来保障这种多主体权力结构的有效运行:其一是自律机制;其二是他律机制;其三是互律机制。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虚拟社会治理绩效的内涵界定
三、虚拟社会治理绩效的价值结构
1. 价值结构之秩序
2. 价值结构之公平
四、虚拟社会治理绩效的内容结构
五、虚拟社会治理绩效的驱动结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治理评估的初步思考[J]. 何增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2]虚拟社会治理的中国逻辑及其进路——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客观思考[J]. 陶鹏.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5(02)
[3]大都市政府治理绩效的构成分析与取向调适:基于大都市发展转型的背景[J]. 易承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4]虚拟社会治理的概念定位与核心议题[J]. 何明升.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6)
[5]生态系统视角下的网络社会管理体制研究[J]. 谢金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6]中国社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J]. "中国社会管理评价体系"课题组,俞可平. 中国治理评论. 2012(02)
[7]论虚拟社区的“治理”[J]. 张荣,曾凡斌. 江淮论坛. 2007(01)
[8]价值取向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深层结构[J]. 彭国甫. 中国行政管理. 2004(07)
[9]公共利益与政府职能[J]. 麻宝斌. 公共管理学报. 2004(01)
[10]公平概念的历史发展及当代意义[J]. 万斌,陈业欣. 浙江社会科学. 2000(04)
本文编号:3715256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虚拟社会治理绩效的内涵界定
三、虚拟社会治理绩效的价值结构
1. 价值结构之秩序
2. 价值结构之公平
四、虚拟社会治理绩效的内容结构
五、虚拟社会治理绩效的驱动结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治理评估的初步思考[J]. 何增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2]虚拟社会治理的中国逻辑及其进路——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客观思考[J]. 陶鹏.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5(02)
[3]大都市政府治理绩效的构成分析与取向调适:基于大都市发展转型的背景[J]. 易承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4]虚拟社会治理的概念定位与核心议题[J]. 何明升.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6)
[5]生态系统视角下的网络社会管理体制研究[J]. 谢金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6]中国社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J]. "中国社会管理评价体系"课题组,俞可平. 中国治理评论. 2012(02)
[7]论虚拟社区的“治理”[J]. 张荣,曾凡斌. 江淮论坛. 2007(01)
[8]价值取向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深层结构[J]. 彭国甫. 中国行政管理. 2004(07)
[9]公共利益与政府职能[J]. 麻宝斌. 公共管理学报. 2004(01)
[10]公平概念的历史发展及当代意义[J]. 万斌,陈业欣. 浙江社会科学. 2000(04)
本文编号:3715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3715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