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基于资源价值流的燃煤发电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7 06:19

  本文关键词:基于资源价值流的燃煤发电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迫使燃煤发电企业面临着发展模式由高碳发展向低碳发展转变的挑战。这一转变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协调发展。然而,传统的绩效评价并没有将废弃物产出以及造成的环境损害价值纳入进来,无法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一局限,本文引入“资源价值流”理论,将其与环境绩效评价进行对接,并构建适合燃煤发电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燃煤发电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价,并为其他行业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提供参考与借鉴。论文主要研究4个方面的内容:(1)梳理国内外对燃煤发电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与资源价值流的研究成果,了解研究现状,明确研究问题;(2)通过阐述本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界定基本概念和借鉴方法体系,为燃煤发电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3)剖析燃煤发电企业资源流转特征和评价指标的内在逻辑,构建燃煤发电企业资源价值流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评价模型;(4)对案例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有助于提高燃煤发电企业环境绩效的有效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通过资源价值流对燃煤发电企业资源流转的特征和评价指标的内在联系进行剖析,构建了由“资源输入”、“资源输出”、“资源消耗”、“资源循环”组成的基于资源价值流视角的燃煤发电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在对ZGLYGZ发电企业进行资源价值流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评价其环境绩效,得出其环境绩效评价等级为“较差”,并对企业资源输入、资源消耗、资源输出、资源循环四个阶段提出可行的改善意见。上述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环境绩效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为燃煤发电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我国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
【关键词】:燃煤发电企业 资源价值流 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环境绩效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82;F224;F426.6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4
  • 1.1 研究背景12-16
  • 1.1.1 中国燃煤发电企业的发展状况12-14
  • 1.1.2“十二五”规划对燃煤发电企业的要求14-15
  • 1.1.3 传统绩效评价方法的局限性15-16
  • 1.2 文献综述16-20
  • 1.2.1 燃煤发电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16-17
  • 1.2.2 资源价值流理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17-19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19-20
  • 1.3 研究意义20
  • 1.3.1 理论意义20
  • 1.3.2 现实意义20
  • 1.4 研究方法20-21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21-23
  • 1.5.1 研究内容21-22
  • 1.5.2 研究框架22-23
  • 1.6 主要创新点23-24
  • 第2章 理论基础、基本概念和方法体系24-40
  • 2.1 理论基础24-28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24-25
  • 2.1.2 循环经济理论25-26
  • 2.1.3 低碳经济理论26-27
  • 2.1.4 环境会计理论27-28
  • 2.2 基本概念28-30
  • 2.2.1 燃煤发电企业28
  • 2.2.2 物质流分析28-29
  • 2.2.3 价值流分析29-30
  • 2.2.4 环境绩效评价30
  • 2.3 方法体系30-38
  • 2.3.1 内部资源流成本核算方法30-33
  • 2.3.2 外部环境损害价值核算方法33-36
  • 2.3.3 内部资源成本—外部损害成本的二维核算方法36-38
  • 2.4 本章小结38-40
  • 第3章 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构建40-54
  • 3.1 基于资源价值流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40-46
  • 3.1.1 现行燃煤发电企业环境绩效的评价指标分析40
  • 3.1.2 燃煤发电企业资源流转特征与评价指标的内在逻辑293.1.3 燃煤发电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40-46
  • 3.2 基于资源价值流的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46-52
  • 3.2.1 层次分析法46-51
  • 3.2.2 模糊综合评价法51-52
  • 3.3 本章小结52-54
  • 第4章 ZGLYGZ发电企业环境绩效的综合评价研究54-66
  • 4.1 案例分析54-63
  • 4.1.1 ZGLYGZ发电企业的背景与基本数据54-55
  • 4.1.2 基于资源价值流方法体系的成本核算55-60
  • 4.1.3 基于资源价值流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值的计算60-61
  • 4.1.4 利用AHP-模糊综合模型评价ZGLYGZ发电企业的环境绩效61-63
  • 4.2 提高燃煤发电企业环境绩效的相关建议63-65
  • 4.2.1 资源输出端加强监管,实现清洁生产63-64
  • 4.2.2 资源输入端淘汰落后产能,改造工艺64
  • 4.2.3 资源消耗端进行高效节能的技术升级64
  • 4.2.4 资源循环端完善废弃物循环机制64-65
  • 4.3 本章小结65-66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66-68
  • 5.1 结论66
  • 5.2 展望66-68
  • 参考文献68-72
  • 附录72-76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76-78
  • 致谢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爱军;;我国燃煤发电行业技术选择的建模[J];中国矿业;2009年08期

2 ;中国减少燃煤发电,但温室气体排放仍在增加[J];中外能源;2010年10期

3 王汉斌;武民军;唐杰;;燃煤发电生命周期评价体系的构建[J];经济师;2010年12期

4 ;日本关心燃煤发电的环境影响[J];电力环境保护;1986年02期

5 马驰;徐英九;;控制中国燃煤发电污染的构想[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2年03期

6 张金发,尚利;燃煤发电的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污染防治技术;1994年01期

7 李欢欢;谭忠富;;燃煤发电互换交易综合效益分析模型[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8 ;美国拟彻底叫停燃煤发电[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2期

9 黄谦德;;广东省燃煤发电污染控制问题的探讨[J];广州环境科学;2003年03期

10 ;南非公布能源发展计划草案[J];洁净煤技术;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建华;程宏斌;王亚南;庾永波;尚雨润;王建军;张智荣;邵慧飚;吴庆辉;;运用目标管理方法 实现燃煤发电改瓦斯发电[A];2008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C];2009年

2 ;龙源工程碟式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获专利[A];《电站信息》2013年第10期[C];2013年

3 傅世均;;基于电力协调监管的燃煤发电企业碳减排市场组合设计模型[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9系统工程方法在低碳与资源集约化方面的应用[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廖桂雄 通讯员 姜红飚;杭钢终结燃煤发电系统[N];中国冶金报;2014年

2 黄永达 唐被南;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燃煤发电开发建设[N];中国电力报;2005年

3 何禾;美国燃煤发电再度走红[N];中国矿业报;2004年

4 记者苏勇;太钢燃煤发电成为历史[N];中国冶金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顾卫锋 李冬梅 通讯员 杜云;我国燃煤发电进入减排新时代[N];中国电力报;2014年

6 董哲 编译;燃煤发电时代真的过去了?[N];中国煤炭报;2014年

7 侯利红;发电前5月增15.8% 发改委拟调控燃煤发电比重[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史征;欧洲重返燃煤发电引发环保担忧[N];中国信息报;2008年

9 张强;我燃煤发电领域二氧化碳减排技术首度应用[N];科技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孙毅 李秀峰;高效清洁机组成我省燃煤发电主力[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济英;燃煤发电企业发展战略及其实证分析[D];河海大学;2005年

2 傅世均;基于电力协调监管的燃煤发电企业碳减排市场组合设计理论与实践[D];重庆大学;2011年

3 张丹;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减排CO_2的燃煤发电系统技术经济分析及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芳芳;燃煤发电设备企业研发项目风险识别与管控[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6年

2 张慧敏;电力行业(燃煤发电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与应用[D];安徽工业大学;2016年

3 万欣怡;基于资源价值流的燃煤发电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D];南华大学;2016年

4 武民军;燃煤发电的生命周期评价[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兰国慧;燃煤发电企业循环经济资源价值流报告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6 蔡文汇;基于(火用)分析法的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性能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7 余芳;基于循环经济的燃煤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董鑫;燃煤发电企业煤炭供应风险控制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9 付立;槽式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热性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10 於震跃;槽式太阳能集热场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的性能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资源价值流的燃煤发电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8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428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d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