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全球液晶显示产业专利质量评价

发布时间:2018-05-21 06:25

  本文选题:液晶显示产业 + 专利质量 ; 参考:《技术经济》2015年04期


【摘要】:利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以及Thomson Reuters集团旗下的Aureka在线平台,选用专利引证数和专利族规模两个指标评价全球液晶显示产业的专利质量,并对中国液晶显示产业中代表企业的专利质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明确了中国液晶显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对专利重视不够、开展液晶显示技术国际化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足。指出:应加强研发成果保护意识、增大专利族规模、扩大国际合作规模,采取专利交叉许可等方式与国际大企业开展多领域的广泛合作。
[Abstract]:Using the Derwent patent database and the Aureka online platform of Thomson Reuters Group, the patent quality of the globa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dustry is evaluated by using two indexes: patent citation number and patent family size. The patent quality of representative enterprises i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dustry in China is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dustry in China are clarified, that is, the patent is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LCD technology are insufficien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the protection of R & D achievements, enlarge the scale of patent family, expand the scal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carry out extensive cooperation with large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s in many fields by means of patent cross-licensing.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分类号】:F426.6;G3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高鸿锦;;我国液晶显示产业链上游产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9年19期

2 李清海;刘洋;吴泗宗;许晓冰;;专利价值评价指标概述及层次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年02期

3 王贤文;刘则渊;侯海燕;;基于专利共被引的企业技术发展与技术竞争分析:以世界500强中的工业企业为例[J];科研管理;2010年04期

4 万小丽;朱雪忠;;国际视野下专利质量指标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情报杂志;2009年07期

5 李振亚;孟凡生;曹霞;;基于四要素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研究[J];情报杂志;2010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微;基于专利质量测度的企业专利产出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根;李金波;颜敏;;面向地方战略的专利情报分析探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张晓京;于渤;;开放经济条件下基于NTB指数的中国专利质量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12期

3 王香;;平板显示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化学品及其标准化[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3年03期

4 钱坤;沈厚才;黄忠全;;基于质押融资的专利价值系统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3年04期

5 李云梅;雷文婷;;技术创新型企业专利价值评价模型构建[J];财会通讯;2013年29期

6 郑金;张驰;文毅;;我国电力行业专利质量研究及发展建议[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4年01期

7 徐棣枫;陈瑶;;中国专利促进政策的反思与调整——目标、机制、阶段性和开放性问题[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8 陈洁;侯威;;基于专利分析和竞合观点的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9 项嘉义;谢发勤;吴向清;姚小飞;;基于专利分析的中国高温合金发展趋势研究[J];材料导报;2014年03期

10 姜毓锋;徐建中;高俊峰;;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企业专利信息聚合方法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梁帅;丁X;;中国国际科学合作状况分析与展望[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徐申萌;王贤文;;基于德温特手工代码共现的技术结构网络分析方法[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栾春娟;;NB会聚技术可视化及启示[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栾春娟;;“纳米-生物”会聚技术的测度及启示[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栾春娟;;技术相关度测算及其应用探索[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杨永梅;袁春晓;吕玲;;专利价值评估策略[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四部分[C];2013年

7 侯剑华;朱晓清;;专利价值在技术转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析[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兰凤崇;陈吉清;杨越东;;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专利资源开发与应用[A];面向未来的汽车与交通——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精选[C];2013年

9 侯剑华;郭爽;房鑫;;技术熵理论及其专利模型构建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分4:创新与创业(Ⅰ)[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丽;企业专利能力及其对竞争优势作用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温明;基于中药专利组合的专利内生价值评定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王会良;大学技术转移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万小丽;专利质量指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陈家宏;专利制度企业内化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乔永忠;专利维持制度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封泉明;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冯永琴;技术标准演进中的标准创立者专利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吴继英;我国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10 罗立国;高校专利知识流动能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涛;基于Web2.0的专利资源协同建设和管理方法与系统[D];浙江大学;2011年

2 王壹;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计算机与自动化技术专利价值评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张曦;基于专利共被引网络的世界500强企业技术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舒;基于专利引用的企业技术影响力及其创新战略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静;知识产权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6 刘婕;TD-SCDMA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邢科慧;中国高校专利产出状况对比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8 舒华;我国高校专利产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方青;我国企业专利质量分析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施军;江苏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路径实证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宜昭,郑冰梅;专利制度之经济学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孙婷婷,唐五湘;专利申请量与R&D支出之关系的定量分析[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蒋一平;;数据挖掘技术在专利引文分析中的应用初探[J];图书与情报;2008年01期

4 徐琼;技术效率与前沿面理论评述[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李秀娟;;专利价值评估的影响因子[J];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05期

6 张彦巧;张文德;;企业专利价值量化评估实证研究[J];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10期

7 陈伟达;批发商业企业EIS的开发[J];系统工程;1997年05期

8 陈功玉;;企业技术创新行为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分析[J];系统工程;2005年12期

9 刘林青;谭力文;;为研发而申请专利还是为专利申请而研发[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7期

10 李双杰;王海燕;刘韧;;基于DEA模型的制造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1918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918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7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