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知识创新过程及其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9 11:32
【摘要】: 知识创新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源泉和获取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我国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创新过程及其管理问题的提出正是出于知识创新对国家、企业、科研院所以及个人重要性的思考。本研究基于心理学、管理学、系统动力学、协同学以及复杂网络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以知识创新过程为研究对象,以知识创新的内涵界定、知识创新过程的实质分析及知识创新的维度设定为研究基础,以知识创新宏观过程的模型构建和微观过程的演化机理为研究核心,通过数学仿真,揭示知识创新过程中的网络复杂关系和动力学特性。最后分析知识创新系统的构成和特性,引入协同管理方式,对知识创新系统进行整体控制和管理,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团队知识创新的协同管理策略,以促进知识创新过程的顺利实施和绩效的提高。最终通过案例分析,判断和检验以上研究结论。 首先,作为理论研究的基础,本文从管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对知识创新和创造力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评述,从层次范围,创新主体、心理学及系统学的角度对知识创新的内涵进行界定。剖析知识创新过程的实质,分析知识创新主体特性,规划了本文知识创新的理论框架。从客观角度和主观角度对知识障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并从个人与团队角度对知识创新促进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挖掘。分析各个因素在知识创新中具体作用,并根据因素的职能和作用划分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总体结构等级分析法确定邻接矩阵,进行定量化描述,建立了团队知识创新维度模型,分析三个维度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为后续团队知识创新宏观过程和微观过程的模型参数设定及团队知识创新管理优化奠定基础。 其次,本文从知识创新宏观过程的定性研究入手,分五个阶段来论述知识创新过程中的创新主体的思维进程及知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即:知识积累阶段、知识分享和转化阶段、问题解决阶段、创新结果验证判断阶段、知识创新成果的网络传递阶段。在知识创新过程中的每个阶段中,知识活动都具有其独特的方式。知识创新过程本身是很难预测的;团队知识创新宏观过程具有知识密集性循环过程,需要创新主体的创造力;团队知识创新是呈非线性网络结构,需要主体的交流和协同。根据团队知识创新的三个维度、知识创新过程定性研究及特征分析,对知识创新进行定量描述,建立个人、群体及团队知识创新宏观过程数学模型,并仿真模拟。 再次,从复杂网络的角度对知识创新微观过程的动态演化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想法激发创新点的原理,构建想法激发创新点的微观动态模型,即基于想法激发创新点模型。在此基础上刻画团队中想法激发创新点的演化过程并分析其演化特性。基于想法激发创新点模型及演化特性,提出了想法激发创新点过程的两个评价指标,即想法激发创新点的知识创新演化过程的稳定性和创新强度,对这两个评价指标的知识创新演化过程仿真,其结果可以揭示团队知识创新的微观关系,从而探索相关参数影响其稳定性和创新强度的程度。 最后,在对知识创新系统构成及其特性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协同学思想,提出知识创新协同管理框架,对知识创新系统的整体协同动态效应进行分析,最终提出知识创新系统的协同管理具体策略,从系统角度进行全面优化和控制,以提高知识创新绩效。本文提出知识创新系统为开放的、动态的、整体性及相关性的较强的复杂系统;系统存在从无序结构到有序结构的形成过程,而且为远离平衡的有序地耗散结构,对其引入协同管理是必要可行的。在对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静态协同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反馈模型,根据此反馈机制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模型求解得到知识创新绩效在进行协同管理时呈S型曲线,并分析形成的原因,根据原因结合实际,从多角度提出协同管理的具体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302
【图文】:
刊论文的分散程度能够通过所发表论文的数量来判断。组织学习能力是一个定性概念,用来表示团队整体知识资本提升的手段。同时,沟通交流程度也是各种组织学习的基础。此研究所的学术沟通交流情况如图7-2所示。学术沟通交流是提升团队知识资本的重要方式,可以选择团队的组织结构来表征,例如组织结构的散度。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影响因素的参数表达。考虑到知识创新的实际影响因素比较复杂,下面出于推导计算方便,我们给出知识资本的计算方式。 127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2011年 第05期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J168-1-144
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是一个整体。如果不考虑主要领导人在其中的作用,就可以根据研究方向分为若干个小组,即以科研方向划分的小组性科研团队。根据它们之间的科研联系程度,此研究所划分的科研小组如图7-3所示。可以看出,此时研究所被划分为五个科研小组,其中有两个科研小组只有两人。为了方便解释三维度知识创新特性,不对二人科研团队的知识创新情况进行分析,只对另外三个科研小组的三个维度进行对比。这三个科研小组从左至右分别表示为TF,DMJET,PLASM。图 7-3 学术小组Fig. 7-3 Three teams of the research通过计算估计得到小组知识创新三维度对比列表,具体如表7-1所示。由此表可以看出,这三个维度上DMJET和PLASMA明显都高于TF小组
过程受到了团队整体知识结构的影响,因此我们绘制此研究所某一年的创新合作关系图来展示机构的整体情况。创新合作关系图是根据研究所一年中发表论文和已录用论文进行统计的,具体如图7-8所示。由此图可知,YDR是此团队的核心人物。他既然是核心人物,因此对想法激发过程有着较强的激发和延续能力,既能够提供较动力较强的初始想法,又具有将想法激发路径沿树形演化的控制能力。基于想法激发过程的稳定性和创新强度的考虑,我们选择由YDR发起的一个初始想法来展开讨论。 135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2011年 第05期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J168-1-152
本文编号:2797041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302
【图文】:
刊论文的分散程度能够通过所发表论文的数量来判断。组织学习能力是一个定性概念,用来表示团队整体知识资本提升的手段。同时,沟通交流程度也是各种组织学习的基础。此研究所的学术沟通交流情况如图7-2所示。学术沟通交流是提升团队知识资本的重要方式,可以选择团队的组织结构来表征,例如组织结构的散度。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影响因素的参数表达。考虑到知识创新的实际影响因素比较复杂,下面出于推导计算方便,我们给出知识资本的计算方式。 127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2011年 第05期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J168-1-144
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是一个整体。如果不考虑主要领导人在其中的作用,就可以根据研究方向分为若干个小组,即以科研方向划分的小组性科研团队。根据它们之间的科研联系程度,此研究所划分的科研小组如图7-3所示。可以看出,此时研究所被划分为五个科研小组,其中有两个科研小组只有两人。为了方便解释三维度知识创新特性,不对二人科研团队的知识创新情况进行分析,只对另外三个科研小组的三个维度进行对比。这三个科研小组从左至右分别表示为TF,DMJET,PLASM。图 7-3 学术小组Fig. 7-3 Three teams of the research通过计算估计得到小组知识创新三维度对比列表,具体如表7-1所示。由此表可以看出,这三个维度上DMJET和PLASMA明显都高于TF小组
过程受到了团队整体知识结构的影响,因此我们绘制此研究所某一年的创新合作关系图来展示机构的整体情况。创新合作关系图是根据研究所一年中发表论文和已录用论文进行统计的,具体如图7-8所示。由此图可知,YDR是此团队的核心人物。他既然是核心人物,因此对想法激发过程有着较强的激发和延续能力,既能够提供较动力较强的初始想法,又具有将想法激发路径沿树形演化的控制能力。基于想法激发过程的稳定性和创新强度的考虑,我们选择由YDR发起的一个初始想法来展开讨论。 135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2011年 第05期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J168-1-15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晶;核心员工社会资本对知识创新的影响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2 程馨梅;基于项目团队知识创新的高科技企业成长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7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797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