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我国科技传播生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7 13:23
【摘要】: 科技传播是以科学技术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活动,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科技传播与社会多方面因素相关联,并且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生态学是一种“研究关联的学说”,生态的世界观不是孤立地考察事物,而是着重关注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生态的视角研究科技传播的基本规律,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首先简要叙述了传播生态与科技传播的研究发展过程,并综述了传播效果理论、“使用与满足”、“公众理解科学”、科技管理与伦理等科技传播生态研究的理论依据。在综合既有的传播生态和科技传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传播生态的概念,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科技传播的客体——科技信息本身、科技传播的主体——科技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接受者,以及整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并阐述了科技传播生态内部能量流动、个体生存条件、个体与系统的平衡、反馈与发展机制等概念。 论文将热力学和信息学中熵的概念引入研究,科技传播生态的核心机制是伴随传播活动的总熵的自然增加与科技信息(负熵)传递之间的相互演化关系,这是把握整体生态状况的关键因素,科技传播生态的本质就是各种形式的能量在各个主体之间的传递和耗散、并由此维持系统持续运转的过程。科技传播生态的关键环节是接受者对科技信息的内化和增值。 最后,在科技传播生态的框架下分析了我国科技传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术道德、内容把关、网络传播背景下的制造主体多元化、以及受众对科技的“符号崇拜”等。论文提出了我国科技传播生态的管理对策,即对科技传播生态系统的外部干预,旨在维持系统良性发展。管理对策包括建立在对科技信息及其传播过程的监测基础之上的评估方法以及调控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206;G322
【图文】:

科技传播,能量循环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科技传播生态能量循环模型如图2.3.与与三日日图2.3科技传播生态能量循环 Fig2.3TheenergylooPintheeeologyofseieneeeommunieation能量由社会环境输入制造者和传播者,表现在社会环境对科研机构和媒体等主体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制造者以原始科技信息的形式将能量输入传播者,后者加以诊释和包装后通过大众媒介传播至接受者,能量在接受者中实现增值,并散逸到社会环境中。例如,科研机构进行科研活动得到科技成果,完成科技信息的制造,将能量以研究报告、论文等形式输出至科技媒体,科技媒体对获得的信息“能量”进行加工后以各种大众传播方式将能量传送至接受者,后者将科技信息“内化”后转化为文化、经济等多种形式的能量后散逸到社会环境中,经过社会整合、变化后以国家科技政策、社会科研基金等形式投入科研机构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锐;彭光芒;;农村文化传播生态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0年2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保章;我国科技传播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与调控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郎世玮;大连电视台科教栏目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王敏;风险社会中的科技传播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3 沈军锋;科技创新产品传播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6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806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7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