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国际技术合作的态势、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0 06:08

  本文关键词:国际技术合作的态势、问题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当前经济和科技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参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我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广泛深入的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对于我国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减少技术创新的费用、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国际技术合作这一主题,首先,对技术合作及国际技术合作的概念,以及开展国际技术合作的意义和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了阐述;其次,结合当前国际技术合作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对合作的趋势做出总结:企业日渐成为国际技术合作的主体力量,合作领域趋向高技术产业转变,国际技术合作的方式日益多样化,国际技术合作呈加速发展态势;之后分析了在当前新趋势下我国国际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着重探讨了在我国国际技术贸易存在的技术贸易科技层次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国际技术贸易壁垒、国际技术贸易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加强技术的吸收再创新能力、改良贸易结构、完善国际技术贸易立法等解决对策;再次,是跨国公司对华研发投资对我国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国家创新系统带来的相关问题及相应解决对策;第三,我国企业对外RD投资中存在高技术产业投资少、投资主体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落后、风险防范能力不够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对外投资保障体系、选择对外投资区位、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培养创新意识的解决对策;最后,讨论了我国国际技术联盟中存在联盟目标不明确、联盟管理水平低、联盟伙伴选择盲目、忽视技术引进的二次开发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如何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建立合理联盟结构、确立联盟共同愿景、注意风险防范等相应对策。
【关键词】:国际技术合作 国际R&D投资 跨国公司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32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10
  • 1 绪论10-15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13-14
  • 1.3.1. 研究方法13
  • 1.3.2 研究思路13-14
  • 1.4 难点与创新点14-15
  • 1.4.1 研究难点14
  • 1.4.2 创新点14-15
  • 2. 国际技术合作概述15-22
  • 2.1 国际技术合作15-17
  • 2.1.1 技术合作15-16
  • 2.1.2 国际技术合作16-17
  • 2.2 国际技术合作的意义17-22
  • 2.2.1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17-18
  • 2.2.2 缩小技术差距,提高自主研发能力18-19
  • 2.2.3 解决资源稀缺问题,增强资源配置能力19-20
  • 2.2.4 降低风险,拓展市场20-22
  • 3. 当前国际技术合作的态势22-31
  • 3.1 国际技术合作主体的转变22-23
  • 3.1.1 企业日益成为国际技术合作的主体力量22-23
  • 3.1.2 跨国企业日益成为国际技术合作的中坚力量23
  • 3.2 国际技术合作趋向高技术领域发展23-24
  • 3.2.1 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的高科技化倾向23-24
  • 3.2.2 跨国公司对外R&D投资向高技术产业转移24
  • 3.3 国际技术合作方式日益多样化24-27
  • 3.3.1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研发机构25
  • 3.3.2 国际战略性技术联盟25-26
  • 3.3.3 虚拟研发国际合作26-27
  • 3.4 国际技术合作呈现加速发展态势27-31
  • 3.4.1 国家间的科技合作不断加强27
  • 3.4.2 国际技术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7-28
  • 3.4.3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增长28-29
  • 3.4.4 国际技术联盟持续发展29-31
  • 4. 我国国际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31-41
  • 4.1 我国国际技术贸易中存在的问题31-33
  • 4.1.1 科技层次较低,贸易结构不合理31
  • 4.1.2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31-32
  • 4.1.3 国际技术贸易壁垒的制约32
  • 4.1.4 专利保护意识低,法律制度不完善32-33
  • 4.2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R&D机构方面我国存在的问题33-35
  • 4.2.1 跨国公司对华的技术封锁33-34
  • 4.2.2 跨国公司对华的产业控制34-35
  • 4.2.3 我国大量高技术人才外流35
  • 4.2.4 创新系统的建立受到影响35
  • 4.3 我国对外技术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35-38
  • 4.3.1 技术投资比重低,高技术产业投资少36
  • 4.3.2 对外投资主体结构不够合理36
  • 4.3.3 对外投资仍然落后于经济总体发展36-37
  • 4.3.4 投资战略不明确,管理体制相对落后37-38
  • 4.3.5 缺乏对外投资经验,风险防范能力弱38
  • 4.4 我国在国际技术联盟方面存在的问题38-41
  • 4.4.1 对联盟的战略目标不够明确38-39
  • 4.4.2 合作的规模小管理水平低39
  • 4.4.3 联盟伙伴的选择具有盲目性39-40
  • 4.4.4 忽视技术引进后的二次开发40
  • 4.4.5 R&D联盟的层次较低40-41
  • 5. 促进我国国际技术合作发展的对策41-50
  • 5.1 推进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41-43
  • 5.1.1 加强高技术产品贸易,改良技术贸易结构41
  • 5.1.2 提高对引进技术的吸收和再创新能力41-42
  • 5.1.3 积极应对国际技术贸易壁垄42
  • 5.1.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国际技术贸易立法42-43
  • 5.2 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对华投资R&D机构的技术溢出效应43-45
  • 5.2.1 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43
  • 5.2.2 鼓励外资研发推动产业结构升级43-44
  • 5.2.3 建立健全的人才机制44
  • 5.2.4 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功能定位44-45
  • 5.3 加大我国对外技术投资的力度45-47
  • 5.3.1 完善对外投资保障体系45
  • 5.3.2 谨慎选择对外投资区位45-46
  • 5.3.3 改善我国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46
  • 5.3.4 培养自身创新意识46-47
  • 5.4 不断开拓和巩固我国的国际技术联盟47-50
  • 5.4.1 慎重选择合作伙伴47
  • 5.4.2 建立合理联盟结构确保各方利益均等47-48
  • 5.4.3 注意联盟中企业文化的融合48
  • 5.4.4 确立共同的愿景,杜绝短期行为48
  • 5.4.5 注意联盟的风险防范48-50
  • 结语50-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5
  • 附录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富江;当代国际技术交流的哲学思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陈健雄;徐翔;;国际技术合作的动因及其理论解释[J];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12期

3 袁春晖;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J];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06期

4 钟书华;企业技术联盟的理论透视[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余涛;翁凌];;国际技术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选择[J];经济师;2008年11期

6 李春燕,钟书华;政府与企业技术联盟[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3期

7 徐元;;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3期

8 戴艳军;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的现状与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12期

9 崔雪松;跨国公司R&D国际化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界;2005年03期

10 芮宝娟,许继琴;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与趋势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华;高技术企业成长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王辉;跨国公司技术联盟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韩立华;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刘展;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技术创新优化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建球;国际科技合作新趋势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及其对策[D];广西大学;2003年

2 胡国珠;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3 张茹;发展中国家企业R&D国际化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4 褚友春;国际技术转移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D];安徽大学;2005年

5 刘莉莉;构建我国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国际技术合作信息服务体系[D];安徽大学;2007年

6 李楠;基于自主创新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运行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赵广凤;科技转移途径与模式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8 吕晓青;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技术贸易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黄珍;国际贸易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作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张延茜;当代科技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及动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国际技术合作的态势、问题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4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464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e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