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垂面”距离和IFE的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
本文选题:多属性决策 + “垂面”距离 ; 参考:《运筹与管理》2017年09期
【摘要】:提出了一种属性权重未知情境下的基于"垂面"距离和直觉模糊熵(intuitionistic fuzzy entropy,IFE)的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针对基于相对欧氏距离的直觉模糊TOPSIS法中出现的逆排序问题,将"垂面"距离引入到直觉模糊决策理论中,通过将"垂面"距离对欧氏距离进行替换,提出了一种基于"垂面"距离的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规则;基于IFE最小原理和"垂面"距离最小思想,构建了融合主客观信息偏好的属性权重确定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method of intuitionistic fuzzy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based on "vertical plane" distance and intuitionistic fuzzy entropy is propos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unknown attribute weight. In this method, the vertical distance is introduced into the intuitionistic fuzzy decision theory for the inverse ordering problem in the intuitionistic fuzzy TOPSIS method based on the relative Euclidean distance, and the Euclidean distance is replaced by the vertical distance. An intuitionistic fuzzy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rule based on vertical distance is proposed, and an attribute weight determination model combining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information preference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minimum principle of IFE and the idea of minimum distance of vertical plane. Finally, an example is given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method.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BGL007)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G201209)
【分类号】:C9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民荣;;模糊多属性决策的一种新方法——模糊投影法[J];统计与决策;2007年03期
2 徐泽水;基于期望值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01期
3 兰继斌,徐扬,刘家忠;模糊多属性决策的折衷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年01期
4 靳娜,娄寿春;一种灰色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4年04期
5 曾玲;;模糊多属性决策中模糊属性值的规范化方法[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6年02期
6 刘海涛;郭嗣琮;;模糊多属性决策的三种结构元方法[J];运筹与管理;2007年01期
7 周宏安;刘三阳;;对方案有模糊互补偏好关系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法(英文)[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2007年01期
8 曾玲;曾三云;;给出方案优先序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05期
9 曾三云;龙君;朱长城;;带有方案偏好关系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8年01期
10 万树平;;基于拉开差距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伯忠;;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炮兵观察所的选取[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曾玲;;基于模糊语言评估有方案偏好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A];第12届全国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胡将;曾玲;;模糊多属性决策的模糊线性分派法[A];第二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海涛;郭嗣琮;;基于结构元理论及加权平均法的模糊多属性决策[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苏哲斌;王秋萍;;基于程度分析和理想解法的模糊多属性决策及应用[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施丽娟;黄天民;;基于投影法的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两阶段优化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吴坚;曹清玮;;一种基于最小偏差优化的区间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A];第八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赵克勤;;联系数A+B_i在模糊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A];决策科学与评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谢宁;张强;孟凡永;;一种基于Vague集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10 曾三云;曾玲;龙君;;无偏好信息的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的TOPSIS方法[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丽;模糊不动点方法与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2 吕智颖;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孔峰;技术经济分析中的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研究及其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4 姚绍文;基于可信性理论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D];天津大学;2010年
5 卫贵武;几类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兰继斌;关于层次分析法优先权重及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绍林;基于距离测度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D];广西大学;2008年
2 卢英;灰色模糊多属性决策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3 刘青;区间直觉梯形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国芳;基于模糊多准则决策的信息系统选型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5 张利芬;基于直觉模糊理论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吴兴颖;属性间具有相互关系的直觉梯形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96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1996836.html